武举出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裴度颔首。

    大周朝的武举考核三项内容,分别是射箭、文墨、技勇。

    三项之中还有项目细分,比如射箭之中分为步射和骑射,文墨又有帖经和策论等等,考察着重程度为射箭居首,文墨居中,技勇次之。(注1)

    得知此项,安靖白醍醐灌顶——他走文科举跟不上宋崇,那是否可以考虑走武举之路?

    宋崇和裴度看安靖白忽而面色激荡,两人皆是疑惑不解,安靖白半晌之后抑住激动,仍兴奋道:“你们说,我若考武举是否行得通?”

    宋崇和裴度相视一眼,不知安靖白何以忽然做出这个决定,安靖白如实相告道:“我本有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入仕为官的想法,却自知自己学识太差、底子太薄,四书五经不及宋崇兄万分之一,在箭艺一道却颇有心得,古人说扬长避短,将才得裴兄点醒,我如何不考虑走武举这条路?”

    宋崇和裴度了然,裴度道:“既然靖白兄有此技艺与志向,武举未必不可,虽说自古以来的朝廷都是重文轻武,武举出身,地位、升迁相对文举出身有所不及,但我大周以武立国,至今崇尚武德,如今北边仍有胡虏作乱,西边、南边和东边各有外族滋扰,武将也大有可为。”

    宋崇却说道:“无论文官武将,若抱着为国为民做事谋福的决心,便不应有高下之分。”

    裴度听罢,大感惊奇,拱手道:“宋崇兄所言甚是,你的见解倒高我一筹,在下汗颜。”

    宋崇回礼道:“不敢。”

    安靖白见他们俩反而“相见如故”了,便笑言:“明明是说我的事,你俩倒聊一块去了。”

    裴度和宋崇皆是一笑,裴度说道:“应该是我们三个聊到一块儿去了。”

    安靖白收了笑意,相对凝肃道:“武举之路真可以走?”

    裴度郑重其事点头,而后说道:“不过靖白兄千万不能以为武举便是登山捷径,须知,武举亦是朝廷公认的正经出身,想要考入皇极殿得天子亲见,其难度不会比文举差太多,且武举中文墨一项除了要求考生熟读《孙子》、《吴子》和《司马法》三本兵书,最后考究的策论既要求真务实,也要富有文采,如此种种,考生也不能全不读书,扬长避短可以,浑水摸鱼却是不行。”

    这类似安靖白前世的特招生,既要有特长,文化课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考生不过是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特长上去了,裴度这句“扬长避短可以,浑水摸鱼不行”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安靖白道:“多谢裴兄提点,我会仔细考虑。”

    话到此处甚是投机,裴度兴致盎然,说道:“古人以武会友,今日我们三人以箭会友也不算附庸风雅,这样如何?既是以箭会友,我们来比一场?”

    他举了举手中那把昂贵的角弓,向安靖白和宋崇发出比箭的邀请。

    安靖白现在手感尚未找回,当然不愿在他面前出糗,稍加思索,如实说道:“不瞒裴兄,前些日子我因故落水,有些时日不曾握弓,现下箭艺生疏,不敢在裴兄面前献丑,不过也不好辜负裴兄好意,你看这样如何?”

    将与张泰月底比箭一事跟裴度完整说了,而后说道:“等我月底与张泰比箭之后,到时再跟裴兄以箭会友。”

    裴度得知此中情由,自然不无应允,便道:“好,预祝靖白兄旗开得胜,咱们再行君子之约。”

    安靖白笑道:“承裴兄贵言,我们一言为定。”

    由于裴度明日便要动身前往嘉州下面的县城准备清明祭拜,三人便约定月底在靶场相会,如此说定,天色将晚,三人行了礼,裴度与他的护从自去,安靖白和宋崇叫上月七和另外一个小厮,便也从靶场东门找路返回伯爵府。

    安靖白不曾想过与张泰比箭竟会提前让宋崇与裴度相遇,他自己也跟裴度结识,并从裴度口中得知武举一节,实在可以说是意外惊喜了。

    路上他又向宋崇详细了解了大周朝的武举制度。

    除了裴度先前所说的“射箭、文墨和技勇”三项考核内容不同,武举的考试制度和文举差不离,也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六轮考核,其中考过了县试、府试就可以成为武童生,并获得参加三年一次的院试资格,考过院试成为武生员,也就是“武秀才”,后面参加乡试过关成为“武举人”,参加会试过关称为“武贡士”,参加殿试过关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