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特工学校(第五更,求订阅)(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1178章 特工学校(第五更,求订阅)帝国十五年6月,巴塔哥尼亚特别区。
在高原腹地的荒原上,散布着一些绿洲。生机盎然的绿洲与荒凉的荒漠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在这片绿洲之中,耸立着一座欧式的小镇。
按道理这样的小镇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毕竟,这片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就划为军事用地。军事用地意味着就是军事禁区。而小镇边缘的数道铁丝网墙,也在提醒着别人——这里是军事禁区。
铁丝网外哨兵来回巡逻着,这些哨兵穿着与帝国陆军相同的军装,但是他们的帽徽、臂徽却截然不同于帝国军队,这里帝国调查部的情报学校,守卫这里的卫兵,当然不可能是帝国军队,而是调查部自己的内卫军警。
早在1865年,基于情报工作的需求,朱大皇帝借鉴后世的苏俄经验——这个经验主要来自电影,在南华建立了一套划时代的特工培训体系——特工学校。
所谓的特工学校,并不是一所简单的学校,而是一座城镇。学校往往设立于军事禁区腹地。
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这所特工学校,占地面积的约三百五十平方公里,和其它特工学校一样,这里与其说是学校,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微缩的城市,这所学校培训派往欧美白人国家工作的特工,它能够给予每一个学员有关英语、德语、法语以及西语等欧洲国家系统性教育,学校的东北部是英国部分,北部则是美国部分,西北部则是德国部分。南部是法国以及荷兰、俄罗斯、拉丁等部分。学校的每一个部分完全与别的“国家”隔离开来,形成各个互不相连的城区。
学校里的特工来源是多样化的,其实早在线1862年,驻欧美分公司就有意的收留街头的流浪孤儿——这个时代,欧美各国的街头,这样的流浪孤儿简真不要太多,男孩、女孩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他们在南华的专门学校里接受基本的教育,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还没当皇帝的朱大老板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时代白人歧视东亚人,为了方便海外的经营活动,需要培养一批白皮黄心的代理人,所以才会授意分公司收容孤儿,在南华教育他们,目的就是给自己培养打工人。
可是慢慢的随着时间的变化,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打工”学校里最优秀的一些学生,被派到特工学校学习,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外国人”。
每一名进入特工学校的学员。不仅仅被要求只准讲选定国家的语言,还需要学习选定国家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准他们说一句中文或其它语言。
他们必须要在这里忘记自己南华人的身份。从来到被严密保护的特工学校之后,他们就改变成另一个身份,成为另一个国家的国民,事实证明,经过三到五年最多以至十年八年的学习和训练之后,这些特工就会习惯于这个新的身份,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完全适应和接受并习惯了这种新身份。
即便是将来这名特工在国外潜伏时,被驻在国的反间谍机关逮捕。他们仍然会牢牢记得自己接纳和适应的身份,即便是酷刑、催眠之类的手段也不会让他们供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冷战期间,大毛曾经向美国以及欧洲派遣了上万这样的特工,他们的代号叫“潜水艇”,就是长期潜伏,像驻在国的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当然,他们会根据指示进入某些特定的机构,从而获取各方面的情报。甚至直到大毛解体后,那些潜水艇仍然发挥着作用。
对于学校里的学生来说,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一切。他们只是像普通的青年人一样,在这里生活、学习。
训练结束之后,穿着一身厚实秋装的皮尔森,直接去了镇子里的书店,推开书店的玻璃门时,清脆的铃声让书店店员戴森抬头冲着他笑道。
“下午好,皮尔森。”
“下午好,戴森先生。”
年龄将近五十岁的戴森,并不是这里的学生,他们是镇子里的“市民”,在这个英格兰小镇中生活着上百名像戴森一样的市民,他们都是真正的英国人。
他们之中既有英格兰人,也有爱尔兰人,都是普通的移民,他们带着家人来到新大陆谋生,而帝国给他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很简单,就是在这个小镇中生活,他们可能是面包师,也可能是营业员,也可能是餐厅服务员,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像在英国一样的生活。
当然,他们还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或者某些俚语的使用。
到了书店之后,皮尔森和普通的英国青年一样,翻看着最新出版的书籍,那些书籍几乎与伦敦是同步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