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怎么吐血了!快来人!快叫巫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隋文帝杨坚静默片刻,发出喟叹:“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p><p>  他是五胡乱华之后的大一统,他一直以为大一统应当发生,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国土变大呢?如今看来,保持统一并不难,吞并他人国土并不难,但看了天幕他才发现,如果想让这个国家依然是华夏,而不是被认为非华夏文明,并不简单。</p><p>  <imgsrc="/book/202112/17/13103/p_image/596566_1.png?r=0.5801723772159291"></p><p>  <imgsrc="/book/202112/17/13103/p_image/596566_2.png?r=0.6520405995958267"></p><p>  出现一个大一统,并且这个大一统要坚持几百年,抹消周八百年分封带来的影响,也很重要。</p><p>  这一点,秦没有做到,汉承秦制,代替它做到了。</p><p>  “胡亥。”杨坚眉头皱了皱:“真该死!”</p><p>  在当时,谁能肯定胡亥灭秦之后,一定能出现一个人坚持秦制,坚持郡县??只不过把这种坚持隐藏在郡国并行之下,以待后人削藩除国。</p><p>  就你华夏是天命所归,必然会出现一个人引领华夏走上正确道路?人家罗马就是没有天命?</p><p>  <imgsrc="/book/202112/17/13103/p_image/596566_3.png?r=0.9502795642175681"></p><p>  <imgsrc="/book/202112/17/13103/p_image/596566_4.png?r=0.1447539854108757"></p><p>  比起关注大一统的重要,他们发现了一个更重要的事情。</p><p>  明【太】【祖】朱元璋:“清代明?”</p><p>  永乐大帝朱棣:“鞑靼?北虏贼子真是贼心不死!”</p><p>  <imgsrc="/book/202112/17/13103/p_image/596566_5.png?r=0.6776381112627428"></p><p>  <imgsrc="/book/202112/17/13103/p_image/596566_6.png?r=0.09659261293773458"></p><p>  <imgsrc="/book/202112/17/13103/p_image/596566_7.png?r=0.31263767452518443"></p><p>  不是在看秦朝败家子吗?怎么这一刀突然就往我们身上捅了?</p><p>  立刻看都不看天幕了,除去少数几个摆烂不管的明皇帝,大多数明皇帝都赶紧招来朝臣,看看国家能不能咬咬牙,一举把鞑靼消灭??虽然如果能消灭,他们早就大兵灭蒙了。</p><p>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谁甘心任由前朝皇室远遁漠北。</p><p>  <imgsrc="/book/202112/17/13103/p_image/596566_8.png?r=0.36795235728148534"></p><p>  清朝皇帝们:“……”</p><p>  emmmmmm,鞭长莫及,只能祈祷其他世界的自己的祖宗好运吧。</p><p>  *</p><p>  【画面继续。】</p><p>  【罗马缺少一个纽带??譬如西罗马,是罗马人与日耳曼人聚居。】</p><p>  【华夏也有汉人与夷人的聚居,然而双方大有不同,夷人居汉,要么学汉语,要么雇佣一名译者随身,还要学汉俗,记汉律。罗马则因为国情不同,混居日耳曼人时,双方有着不同的风俗,用着不同的法律,官方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手段。】</p><p>  【这种分而治之的后果……可以往秦治下的楚地看,楚地还不是分而治之,秦人想要让楚人从秦俗,依秦律,花了数十年都做不到,楚人依旧固执地用自己的风俗,认为自己是楚人,而非秦人。】</p><p>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便是楚人对秦人的恨。】</p><p>  【直到二世之时,天下大乱,不论楚人、秦人、赵人……皆是逃命之人,如此,当天下再次安定下来时,他们只想紧紧抓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喘息之间,再想不起来自己原先是哪国人。如此,才完成了初步的融合。】</p><p>  【再往下,就是国家一致、制度一致、文化一制,一代接一代的潜移默化,才将人心聚拢。】</p><p>  始皇帝:“……”</p><p>  啊,又想抽胡亥了。</p><p>  本来,如果秦没有亡国,如果二世能压住国内,再好好修生养息,几代下来,也能达成这种效果。</p><p>  ??虽然始皇帝也不知道扶苏能不能压住。</p><p>  越想越气,始皇帝不打算委屈自己,“啪??”一鞭子抽上去,胡亥与秦二世顿时哀嚎起来。</p><p>  始皇帝::)</p><p>  朕心情好多了。</p><p>  群臣:“……”</p><p>  突然知道陛下为什么不让人把十八公子拖下去了。</p><p>  *</p><p>  【罗马具备军事上一统的实力,具备文化上一统的魅力,却缺乏一个节点里该出现的那么一个人。】</p><p>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烹饪何时放调料也很有讲究,做菜过程中放调料和出锅后再放,是两种味道。】</p><p>  【调料在出锅后再出现,它依然能成为一道菜,就像大一统如果推迟几百年再出现,它也依然是大一统,但国情就完全不同了。】</p><p>  【罗马东西分治后,西方通用拉丁语,东方通用希腊语。语言不同,已经不能算是同一个国家,明明都是罗马,却如同出国。】</p><p>  【这便是因为当时没有那么一个人,排除万难,以一己之力压着东西方明面上,法规上通用一种语言,一种文化。】</p><p>  【罗马吃了这个亏,其全靠各种族崇拜罗马,自觉去学罗马语言,罗马文化。譬如东罗马,其中无论是希腊人,还是斯拉夫人,或是高卢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罗马人”。】</p><p>  【然而,这只是一种文化认同,在社会风气上,依然相当于去认同外国的文化。而非是国家强制。】</p><p>  【是以其崩溃之后,对于这些地方自治区域的政府而言,也就是相当于看到一个统治他们的大国的灭亡。】</p><p>  【秦始皇的统一,是将本该是一个文明的各国文明重新糅合成一个。】</p><p>  【罗马的统一,是将分开的一个又一个文明整合后,却又不将它们打碎,凝固成一个整体。】</p><p>  【这便是差别。】</p><p>  【大一统的功劳,从来不是始皇帝一个人的功劳。】</p><p>  春秋战国之人齐齐点头。</p><p>  如果说这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他们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