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天下如此多人,难道人人皆举子?”他嘀咕道:“便是我赵家,也不是个个举人。”
赵在泽沉下脸来,虽然他说这话确实是事实,也饱含了自己的小心思,知道自己学业无成,这便给自己早早铺下路来,但赵在泽难免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赵渝偷偷扯了扯他的衣袖,小声唤道:“三哥。”
赵在洹这才对上赵在泽阴沉的视线,他登时闭嘴,嘴巴紧紧抿着,以表示自己再也不出声了。
赵渝抬眼看向赵在凌,有些紧张:“我认为商贾至关重要,若无商贾,岂非来往不便?且各州府互通,大有裨益,正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2],天下广袤,当遍寻游览。”
见他们都无轻视之意,且好言安抚,赵在凌彻底放下心来,不可否认,旁人的否定,对于刚刚起步的他来说,确实有些影响。
常青安并不责怪他,世人多轻贱商贾,且赵在凌并未做出重大成绩来安定决心,他一人要对抗这流言蜚语,需要莫大的勇气,须知人言可畏,这也是她希望赵在凌考取一个秀才傍身的原因。
她含笑看向孩子们,最起码,他们这些家人,会给予他支持与肯定,成为他坚实的后盾,常青安声音和缓:“圣人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3]。”
“凡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成败是非皆在人心。[4]”
“谨遵母亲教诲。”
一日结束后,赵渝来到常青安的院子,她忐忑地敲了敲门。
她是来送那方帕子的。
春来打开门:“四小姐请进。”
赵渝拿出那方青楸色帕子,上面还细致地绣了青翠的绿竹,挺拔修长,颇有意境,颜色不浓不淡,雅致大方,可见是花了心思的。
常青安收起帕子,笑道:“母亲很是喜欢,劳累渝儿了。”
“不累的。”赵渝急急说道,她的脸红扑扑的,眼眸水汪汪:“那渝儿再多多地给母亲绣帕子。”
常青安失笑,她哪里需要那么多帕子,况且赵渝一边学习一边帮忙打理铺子,已经很忙了,长静来报说她熬到深夜,又怎么舍得她继续。
“心意难得,这便已足矣,不必过于劳累,惟愿你康健欢喜。”
赵渝腼腆地笑笑:“母亲不嫌我愚钝就好。”
“渝儿聪慧勤勉,通透淳良。”
得到常青安如此赞扬,她羞涩地低下头,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常青安:“女子虽不可参与科举,但不可不知,知书达理,并不单指琴棋书画,女则女戒,更在四书五经。”
“是。”
赵渝点头,常青安说这话是以免她因此迷茫忧虑,不如现在说出口,打一针预防针,今日旁人可以说赵在凌的闲话,日后就会说她的闲话,她要提前让赵渝安心,不受影响。
若是连双眼都叫人蒙上了,又谈何观天。
一切安排都走上正轨,随着馆试的时间一点点逼近,赵府气氛也不自觉紧张起来,只是大家没有表露在脸上,但都在暗暗为赵在泽担心。
赵在凌也捧着书做最后的温习,他不求名列前茅,只求进入名次内,心态不错,尚还能一手抓着铺子的事。
良绣堂的进账也很是不错,看着入库的银子,他的心情是难得的愉悦,这喜悦同昔日听春楼上不同,如今是发自肺腑的安心的欣喜,也有些自豪,只是他自觉这点成绩还不值得拿给母亲过目,尚还在努力中。
赵在泽则是足不出户,只有用膳和讲学时会出房门,便是走在府中,脑中也是思考着课文的,他回忆着前几年的题目,自己给自己出题,再一一做题。
在这稍显枯燥的日复一日中,馆试开放。
长书提着匣子,背着书囊,早早地随侍在一旁,众多学子都翘首以待,捧着书焦急地走来走去,人头攒动。
赵在泽自顾自寻了个僻静角落,看着书静静等待。
“哟,赵在泽,你还真来了?”
正是林家公子林子成找来了,没想到赵在泽竟然真个又来了,他不由地戏谑道:“赵大公子,这次能考上吗?”
赵在泽充耳不闻,看都没看他一眼。
林子成何曾这般遭人无视,他登时上前,低声道:“草包一个。”
赵在泽瞥他一眼:“君子当谨言慎行。”
“还摆上谱了。”
林子成上下打量他:“上次的账我还没同你算。”
书院门口人来人往,他凑近了赵在泽,一拳挥下。
“嘭。”
赵在泽一手接下这拳,手腕用力,双眼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