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木拐杖一章 半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c="https://www.bota.cc/files/tmp/img/0f4e71ad-8801-4944-a9de-fff70a2adce7.png"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
">


  秦王将嬴小政放下,拍拍嬴小政的肩膀,让嬴小政站到太子柱身旁:“看好孩子。”


  <img src="
">


  看到没,我孙儿多厉害?哈哈哈哈哈哈哈。


  蒙骜小声对蒙武道:“公子政这话难道是长平君教的?”


  蒙武小声道:“肯定不是朱襄教的。阿父,你没来朱襄家住过,不知道政儿有多聪明。有时候我与政儿聊天,感觉他已经成年似的。”他顿了顿,补充道:“背着朱襄的时候,他像已经成年似的。”


  蒙骜好奇:“那当着长平君的面呢?”


  蒙武学着朱襄的话道:“舅父,饿哦,困困,抱抱。”


  嬴小政猛地转过头,用鹰一般的眸子看向蒙武。


  <img src="
">


  嬴小政给了蒙武一个警告的眼神才将头转回来。


  为什么嬴小政能听见蒙武的话,而他这么矮还能瞪到蒙武?当然是因为蒙骜蒙武父子就站在太子柱身后保护秦王和太子。


  嬴小政眉头紧锁。


  梦境中的蒙武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接触不多,对蒙恬和蒙毅更熟悉。


  蒙恬蒙毅都是处事很周全的人,他十分信任看重。想象中,蒙武应该也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


  但他自己接触到的蒙武,是不是有点舅父所说的“脱线”?


  他还以为只有蒙武一个人如此,怎么蒙骜也如此?这是父子相传吗?


  难道蒙恬和蒙毅也有他所不知道的一面?


  嬴小政知道秦王正在考察蒙恬和蒙毅,考察后会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伴读。


  不知道这个时代的蒙恬和蒙毅是什么模样,嬴小政有些期待。


  朱襄和蔺贽洗完澡换完衣服后,为了展现出礼数,将湿了的头发也束了起来。


  荀子已经知道了朱襄和蔺贽在棉田里闹出的动静,很想给他们两人几戒尺。


  现在知道礼数了?之前你们在棉田里打泥巴仗的时候怎么不知道?


  看着荀子难看的脸色,朱襄和蔺贽拔腿就跑,就像是两个偷了东西被主人家发现了的贼。


  荀子本想训斥两人几句,见两人逃跑速度如此快,气得不断拄着拐杖砸地。


  想了想,荀子还是气不过,把拐杖横起来拗断了。


  韩非肩膀一抖一缩,抑制不住地瑟瑟发抖。


  每次看到荀子生气,他都吓得不行。


  他觉得自己成不了继荀子后的儒家传人,除了自己更心向法家,武力值也是一个大问题。


  他肯定做不到在荀子这高龄,还能气得拗断拐杖泄愤的事。


  “你要去看看棉田吗?”荀子稍稍气顺,丢掉断掉的拐杖问道。


  韩非沮丧地摇头。


  荀子没有问韩非沮丧的原因。他道:“那就回去看书。”


  <img src="
">


  进书房前,他往棉田方向看了一眼,眼神落寞极了。


  秦王带着太子和卿大夫亲自来棉田巡视,韩王能做到吗?


  历代韩王没有一个会做到。


  古代贤王中有亲自耕织的记载,他以为这些事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可能出现。


  但古代贤王的行为在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却出现在六国都抨击为虎狼之君的人身上。


  什么是虎狼之君?什么是仁君?


  韩非看不进去书,起身走到荀子面前,恭敬询问:“荀子,什么、什么是仁?朱襄公肯、肯定是仁,那、秦王……”


  他问完后,自己先苦笑:“秦王、秦王肯定不是。”


  “如果他能做到体恤平民,那无论他私德再怎么恶劣,也是仁君。”荀子手中拿着的仍旧是竹简。


  虽然咸阳学宫的弟子们正在将竹简上的书籍抄写到纸张上,荀子仍旧喜欢手握竹简。


  韩非问道:“这、这样也是?这是荀子、荀子的仁?”


  荀子道:“不仅仅是我的仁,更是先师孔子的仁。”


  荀子眼睛看着竹简,头也不抬道:“别去学什么子夏孟子,他们是一群只会空谈道德,沽名钓誉的贱儒。他们扭曲了先师孔子的想法,是儒家的罪人。”


  听荀子例行骂儒家其他人,韩非肩膀又抖了一下。


  拜师荀子最可怕的事就是听荀子骂先贤。哪怕他自诩不尊先贤的道理,但也没说不尊先贤本人啊。


  但荀子……呵,贱儒。


  现在还尊重先师先人的韩非,不知道自己未来会继承荀子的毒舌,写了一篇和荀子差不多的骂人文,把非自己的学派都骂了个遍。


  不过韩非还是没有荀子狠,只骂墨、儒、侠等大群体,对事不对人。而荀子是直接指名道姓。


  例行骂完贱儒之后,荀子终于放下了竹简,说起了“仁”。


  孔子表面上是周礼的维护者,实际上做的事全是挖周礼墙角。


  比如周礼要求只有贵族能读书识字,孔子首开私学,别说底层士子,连当时连平民都算不上的“野人”都能入学。


  孔子心中对人的最高评价是“仁”,但他曾经评价过当时品格几乎完美无缺的士大夫陈文子,都说不算“仁”。


  孔子骂了很多次管仲,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私德,都对管仲颇有微词。


  但管仲却是孔子难得夸赞为“仁”的人。


  管仲让齐国安居乐业,让齐国不需要兵锋就能争霸,孔子大赞“如其仁、如其仁!”,一次不够还说了两次。


  所以在孔子心中,“仁”非私德,而是能辅佐国君让国民安居乐业,即使不动兵锋去掠夺他人也能富国强民,这才孔子心中最高尚的人。


  “所以如果秦王能在朱襄的辅佐下,将暴虐秦军变成了拯救天下的义兵,那秦王为何不能称‘仁君’?”荀子反问道。


  韩非沉默。


  荀子道:“你要去棉田看看吗?”


  韩非道:“不去。”


  荀子叹了口气,道:“那你要继续看书吗?”


  韩非悲伤道:“看、看不进去。”


  荀子拿起书简,道:“你什么时候想去棉田,我带你去。”


  韩非默默地缩着肩膀,就像是想要蜷缩起来似的。


  <img src="
">


  韩非什么时候能随时随地挺直脊梁和肩膀,他就出师了。


  不过对韩非而言,只要他心中还有韩王室,无法抛弃自己韩国公子的身份,就很难吧。


  唉,韩国宗室中重视韩国的就只有一个不受重视的旁系公子,这样的韩国,怎么会不灭亡?

章节目录

其他推荐阅读:小结巴带崽上娃综与偏执丞相和离后官媛官媛by梁州牧TXT全文阅读娇啼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过气女星带娃上综艺后穿成虐文受后拿了甜宠剧本帝台惊雀再度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