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他说的自然是林长安和林砚,二人忙上前见礼。林长济此时也看到了他们,忙搁下麻包朝他们跑来。

    “免礼吧。”伞挡不住风雨,王知县蓑衣之下的袍襟满是淤泥,面色比天色还要凝重:“说吧,谁教你说那些话的,到底是何居心?”

    林砚道:“家祖留下一本《河防管见》,里面记录了他毕生总结的治水方法,小民曾反复研读,融会贯通,堂尊若没有十足把握,不如听听小民的建议,参详一二。”

    王知县将信将疑的看向林长安。

    林长安万般诚恳的点头:“回堂尊,我侄儿有十说七,从不说大话。”

    “有一点你说的不错,这一段已经出现了管涌。”王知县道:“事态紧急,有办法就赶紧说吧。”

    林砚也不再客套,带着命令的口吻:“第一,分一波人,将北岸百姓全部疏散至高处,务必在两个时辰内全部撤离;第二,立刻在管涌处的外部修建备堤;第三,拆除附近民居,将砖石用箩筐装好,连接起来固定在房梁上,当做木桩打进水底!”

    一众士绅无不暗自欣喜,王知县将他们带到堤上灌风冒雨,就是想要炸出一个缺口泄洪,而县里选定的泄洪之处,有其中三个家族共计五万多顷土地。

    上好的良田即将变为泽国,不啻于剜他们的心,可是听这小孩子的话,似乎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可他毕竟还是个小孩子……

    王知县略一沉吟,吩咐佐贰官员道:“按他说的做。”

    众官吏目瞪口呆:“大人……他他他他还是个孩子……”

    荒谬,太荒谬了,滑天下之大稽!

    “按他说的做,需要本县再说第三遍吗?”王知县冷声道。

    众属下躬身应喏。

    林砚可以理解王知县内心的纠结,决口泄洪,毁掉乡绅的田产,势必会得罪他们背后的官员,恐遭报复;可若是不泄洪,一旦决堤,朝廷必然治罪。

    林砚喊出的那句“可至死罪”,并不是在吓唬他,自开国以来,因大堤失修而获罪的县官和河道官员不计其数。

    林砚对于王知县,正如溺水之人看到救命稻草,与其两相为难,还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尽管看上去十分滑稽……

    “等一下!”林砚忽然又问:“拆毁的房屋,县里可愿出钱重修?”

    王知县神情一滞,转身问身后乡绅:“诸位意下如何?”

    意思十分明显,保住他们的良田,就得给百姓修屋,众乡绅一脸肉疼,纷纷表示愿意捐钱捐粮,用于灾后重建。

    王知县正色道:“待保住了大堤,本县必要在江边立一座功德碑,以表彰诸位高义。”

    众乡绅皮笑肉不笑的道谢。王知县真是爱民如子的好官啊,明明可以直接抢钱,还是给了他们一块碑。

    事不宜迟,林砚既得了这群官绅的成年,也自放开了手脚。他凝神屏气,吐字如钉,一道道命令随之下达,时间仿若回到了前世,只是这道小小的堤坝,比起治理黄河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一时之间,全县官吏、士绅、衙役、民壮都在听从一个八岁孩子的号令。这真是一副极其荒唐诡异的场景。

    三日之后,洪峰过去,大堤保住了!

    管涌处水势减弱,众人的欢呼声震天动地,足以盖过风雨雷电的肆虐。

    人们将林砚高高抛起又稳稳接住。

    危机暂时解除,林砚开始心虚,等这群人反应过来,会不会将他当做妖孽活活烧死?

    正在忧心忡忡,忽听县丞抚掌高声称赞道:“神童啊,神童!我宁江县也有神童了!”

    王知县也笑道:“是啊,恐是上天赐给本县的祥瑞。”

    众人随着附和了几句,便催请王知县下堤回衙。

    王知县请林长济一同下堤,林长安则牵着林砚远远的缀在后头。

    路上,王知县又禁不住赞叹道:“林生员,有子如此,真令我等暗羡不已啊。”

    林长济见风头太过,怕林砚吃亏,满口谦辞道:“堂尊谬赞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朝神童众多,犬子怕还算不上,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读过几本书就敢大放厥词,学生回去怕还要敲打一番呢。”

    “你也不要太过谦了,”王知县道,“对这样的孩子,切莫约束太过,泯灭了天性。”

    众人又是一阵附和。

    -------------------------

    风停雨歇,天气放晴。

    街坊四邻纷纷挤上门来送东西表达感激之情,有人抱着鸡,有人提着菜筐和鲜鱼,隔壁家的阿嫂拎的是腊肉,巷子东头的二妞妞要把自己心爱的兔子给林砚弟弟烤了吃,甚至有人牵了一头活羊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