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小组作业出现了(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难把控。”“而且就‘把深度交给观众解读’这个点,是过于理想化了的。首先要要有解读的土壤啊,现在大部分的观众都没有解读的这个意识吧。”徐再晴又补了一句。
这一点是确实存在的,现在的人类更擅长接受送到嘴边的,而非自行输出,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江如洗默默记下。
一贯稳重的祁衡礼倒是反常的支持了拍电影这个想法:“拍电影确实能很好很全面的宣传,本身现在的社会娱乐就是非常追求体验的。电影就相当于是一个放大镜,聚焦我们的选题,然后放大探讨其深度。”
“聚焦是聚焦了,可是你要考虑……”
几人辩论上头了,话题逐渐更加深入。
而始作俑者见状,默默继续完善自己的大作去了。先吵吧,越吵才越能注意到更多的方面和细节。提前把该争执的都界定完,后期推进就会快的多了。
江如洗可不是一时兴起决定拍电影的。
尽管有着各种不容乐观的客观条件,甚至他自己也不确定电影真的能成功。但在江如洗的预估计算中,电影的成功概率是最高的。
当他看到那份文件要求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决定了整个太学部工作的走向。作为一个自愿调配过来的前代文化爱好者,人类九大艺术里,他最喜欢的就是第七艺术,同时也颇有研究。
只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要做出来,势必要收到很多的阻力。但不管怎么样,总归是要迈出第一步的。
一直到现在,重构时代都第十二年了,电影还没有复兴起来的原因就是前面徐再晴、闻秋她们所说的那样,投入产出比无法去确定的情况下,甚至一眼就可以判定会血亏的情况下,商人自然不会进行投入。
可是太学部不是商人的范畴,没有人愿意做的事情,总会有人去做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逐利,至少在太学部,江如洗不想看到这种苗头。
会议室又慢慢安静了下来。
这回的阵营依然没有改变,还是只有祁衡礼觉得拍电影是可行的。
江如洗从速写本里探出个头,明知故问:“大家都讨论完了?那么我说两句。”
“选择电影,除了我上述提到过的原因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电影具有故事艺术的特性,它情感互动性很强,兼具娱乐性,展现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拍电影,实际上就是讲故事。一个好的故事,我想问问你们,光联网上冲浪也有年头了,你们看到过好的故事吗?”
四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举例子。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上面可不是平白无故的脑子一热就说要办一个太学部,宣传人类文化精华。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就划一大笔经费出来给一个名不经传的闲职部门。
这一切的优待和开后门,就是因为现阶段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陷入了停滞的困境。
故事的衰落仅仅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人类整体的傲慢,对于历史那种隐形的优越感。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都没有责任感,必然导致价值观的混乱和浅薄。
加上现在才是重构十二年,人类刚从废土时期那种“生存是第一要义”的野性中出来没多久……
一切都处在虚浮,飘忽不定的状态中。
用一个物理学、热力学和统计学中的概念大概能很好的描述出现在的困境——熵增。
熵增过程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熵增加,系统的总能量不变,但其中可用部分减少;熵衡量系统的无序性。熵越高的系统就越难精确描述其微观状态。
一言以蔽之,就是“越来越混乱”。
而人类社会经受不起再次混乱了。
江如洗不得不再次重申太学部工作的重要性。
其实如果在太学部设立一开始,他就直接是领导,部门风气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可能还是会存在划水,但核心的工作精神肯定是不会跑偏的。可种种客观条件限制,就连看似得来容易的经费,也是经过无数权衡和商讨的。
他能在16岁成人礼之前上任太学部部长就不错了,好歹没让部门彻底闲置两年。
“大家所预想的这些困难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并非不可解决的。在电影的分类里,有一种类型电影叫做微电影,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就可以拍完一个故事。首次拍摄,我们就先从简单的微电影入手就好。”
“时长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刚刚闻秋所提到的资金问题也就解决了。然后就是演员,既然在现在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我们就不安排那么多演员,一个人就好。”
“并且我的设想是从内部培养。不过也不急于一时,一个剧组的筹备工作是很繁琐的,所以留给选择演员的时间还有很多。”
“至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吸引力的问题。”说着,江如洗把一直背对着大家的速写本翻了过来:“如果我们暂时没有好的故事能够吸引人的话,另辟蹊径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剩下的话无需多言,在画面中自然明了。
会议室再次安静,这回江如洗举手表决,五人相继举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