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重生女的嫡姐(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可是她在六皇子出事的地点等到太阳落山都没有等到六皇子到来。

    不甘心的她只得搭了马车赶在城门落锁之前回家,然后第二日再遣人去打听。当然打听结果就是什么消息都没有。

    她不知道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差错,但这也不妨碍她觉得惶恐……是不是因为自己改变了太多东西,所以有许多事情就变得跟上辈子不一样了?

    如果真是这样,自己的倚仗势必愈来愈少。苏兰觉得,自己必须在所有的倚仗用完之前想办法给自己一个出路……张家偷偷认了六皇子当主子,她偏偏就要变成他们的女主子。

    说到张家,那位被各方瞩目的清平县主的确就是若兰。

    身为若兰的时候,不管是打扮还是衣着都有个规制。若兰自己还善于上妆,所以要想办法让以前认识“若兰”的人看不出来清平县主就是若兰还是很简单的。

    而且现在也不是在京城露面的好时候,因为她要先去宫里备嫁,顺便学习礼仪。还有就是交代一下方子的来历。

    若兰年纪还小的时候就被卖为奴婢,那怕记得家中事务,可是一个连记忆的开始都只在张府的丫头,怎么还能记得幼年时候的村中闲话呢?

    总之若兰要成为真正的清平县主,还有很多很辛苦的路要走。

    张子君因为被赐婚县主,很快就请了族谱记为嫡长。自此张家的名声洗脱了,陛下都亲自赐婚,显然张子君的人品是没问题的……还有张大人一直抗拒的过继一事也解决了,县主难道还能嫁庶子?张子君被赐婚之后,很迅速的就成为了嫡子。

    苏窈对于这些不予置评,只是对苏兰的抓狂有那么点幸灾乐祸。苏兰虽说是庶女,但苏夫人向来都是按着规矩行事,对着她眼不见心不烦,也从来不搓磨,该有的教导也都请了女夫子,都不晓得苏兰为什么宁可自己瞎撞,也不肯信任父母。

    哪怕不信任嫡母,难道亲父也不值得信任?就算是张子君,当初不也是她自己看上的吗?

    反正只要没搞妖蛾子就好,苏窈直接把苏兰的反应扔到一边。

    其实苏夫人对苏兰的亲事也颇为头痛。当初被嫌弃的张子君已有姻缘,苏兰会嫁给怎样的人就会特别让人在意。如果嫁得对象不如,难免会有人非议。

    况且宠丫头这种事情,放在女儿跟放在儿媳妇身上的标准又不同。

    苏家会因为这种事情跟张家退亲,那别家主母自然也会担心苏兰不好拿捏,或者过于剽悍善妒。因此虽说苏家当初退亲的时候占了理,苏兰的婚嫁依旧成了难题。

    于是苏兰的十六岁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过去了,在苏兰十七岁的时候,张子君跟清平县主成了亲。场面热闹无比。看得苏兰满腔火气无处发泄,口角都起了疮。

    其实若兰也是有苦说不出,她那些毫不过脑的理由只能唬一唬张子君。如果她是因为自己小时候观察到村中得了牛痘的农夫从不得天花,那她必然知道得了牛痘的人有什么症状,得了天花的人有什么症状了?

    或者至少她应该要知道牛痘长在牛身上应该是什么样的?

    如果她拥有这么小时候的记忆,那农活该怎么做,哪怕生疏应该也能说个一二三吧?事实上若兰连农家平日吃什么维生都不晓得,她最早的记忆就是被卖入张家的时候。

    而且当皇帝牵来耕牛的时候,若兰才发现原来自己有些害怕这种太过大型的动物……哪怕她知道耕牛温驯。人坐在马车或者牛车上不觉得,但靠得太近的时候,若兰就忍不住害怕。

    这就跟有人怕猫有人怕狗,甚至有人怕鱼一样,根本没有道理可讲。可是一个自称对幼时村里记忆犹新,怀念村里耕牛进而记得牛痘方子的姑娘来说,这样就显得很可笑了。

    然而若兰进献方子的功劳当然是不容抹灭,但皇帝更倾向于这不是若兰自己的发现,而是不知什么时候偷听了他人的闲谈,或者干脆就偷拿了他人的研究成果。

    如果没有过多方比对,多起案例,又怎么敢这样笃定的说“得了牛痘的人不得天花”?这种比对根本不是一个丫头可以做到的。

    皇帝并不吝于奖赏若兰,只是更想知道那个真正归结出方子的大才是谁,那位大才是不是还有更多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所以若兰在宫里的几个月,除了学习礼仪,练字认字之外,还常常遭受到来自各方人马的旁敲侧击。

    最后若兰只能承认,自己跟着公子一起去书院游学的时候,一日一个人瞎逛,走到一个屋子,那屋子里头没人,她识字也不多,所以只是看了一下摊在桌上的字纸,记下了一两条方子就跑了。

    那两条方子一个就是晒盐法,一个就是天花预防之法。

    早年张子君的确去过两三个书院游学,每个书院都住了十日,而那些书院同时也会接纳其他游学的书生。所以若兰闯的屋子很有可能也同样是游学之人住的。这样一来,竟然是人也不知道该哪里找了。

    不过看在若兰留下了“晒盐法”的份上,皇帝并没有为难她。哪怕这法子必须徐徐图之,但只要成功就能轻易改善全国人民健康。

    皇帝觉得就冲着这两条方子,送这丫头一世富贵跟得意郎君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丫头不老实,竟然想把他人成果占为己有。于是皇帝让皇后派了一个景姑姑作为宫里耳目。

    如果她想起了其他的方子,用不着透过谁的手献上,直接请景姑姑代转便可,皇帝也不会眛下她献上的好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