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5000米终于到手,可惜全都要用来还系统的借款。自从开通了“花条”借贷之后,秦以安就将之设置成了优先付款方式,目前已使用额度为78652米,现在系统余额则有14658米,暂时不用担心不够还款啦。到下午的时候,各科考试的试卷全都分发了下来,秦以安仔细查看每一科的试卷,逐一分析——首先找出自己做错、失分的题目,将之从难易程度、知识范围、错误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归类,所有错题重新做一遍,找出自己错误的症结所在。
总结发现,考试丢分的大头并不是那些很难,特别考验思维逻辑的题目——遇到这种题目,秦以安的大脑会感觉很兴奋,有种征服难题的快感,反而会尽力思考,热爱那种做出难题的成就感。
数理化这些理科方面,丢分的大头是因为,很多知识点掌握的比较模糊,知道某个定理,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但是到考试要用的时候,没法很快调动出来,跟题目快速联系上。尤其有些题目需要对书本上的公式定理进行二次、三次的变形,这时候就不知道该用什么无从下手。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日常见的题型不够多,做完题目之后也没有很好的总结,把知识和题目联系起来。之后学习的重点要放在大量刷题之上,做完题目之后,即便对做对的题,也要进行进一步分析,梳理解题的思维方法,看看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或者一题多解的思路,尽可能拓宽自己的思维。
语文和政史这些文科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比如语文的文言文背诵,虽然都背会了,但是个别句子中用的到底是哪个字,总是时不时地写错;还有最最基础的拼音字词病句,很多是连懵带猜的。
秦以安拿出活页本,把这些基础知识,全都摘抄下来,同类型的放到一起,以后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外阅读中,遇到自己容易搞混的也全都记录下来,每天早读前都翻阅一遍,彻底掌握的就划掉,总是弄错的记号笔提亮,不断提醒自己。
二是用词不够精准,导致得分不高。秦以安背书比较看重逻辑性,大致意思可以记住也可以表达出来,但是用词跟课本上有偏差。像历史政治那些意义影响,虽然不要求大家一字不错的记住,但是一些关键用词已经形成了固定用法搭配,是不能随意修改的;有些虽然不是固定,但用词不精准,阅卷老师也容易找不到得分点,最终给分不高。
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对重点知识加强记忆,尽可能还原课本上的表达;另一方面也要多看优质新闻和报纸,让精准的语言成为自己的用词习惯。
三是课外积累不够。虽然自己有以后十几年的记忆,但是一直没有好的阅读、积累习惯,看过的书籍电影电视大都看过就忘,当然他们也是有价值的,存在在记忆中一直影响着自己。但是要想放到应试考试之中运用,还是需要背诵总结,将之形成自己的体系。
秦以安回想起来,大概从大学毕业之后,阅读范围就基本仅限流行畅销和行业书籍,对于经典文学、历史文化类的图书再也没能安下心来看过。
杨如夏是学中文的,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秦家书柜里有一整套的世界名著,有些是秦以安很喜欢的,比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雨果的《悲惨世界》;也有些是秦以安从始至终都没看过的,比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俄国人的名字实在太长了,翻两页就受不了了。
现在有机会重塑多年时光,应该重新捡起“阅读”这个好伙伴了,也许从今晚就可以开始看《战争与和平》。
老班总结期中成绩的时候,也重点表扬了秦以安,
“咱们班有几位同学,这次考试进步很大,你们考试能不能进步,其实老师都不用成绩但,就看你们现在的学习状态就能知道。
你们看看秦以安,我每次从咱们班外面过,人家都不会注意到我,全身心都专注在手上的书本里,外界有什么事根本不会打扰人家。有的同学,恨不得飞过个鸟都盯着看半天。
你要也像人家那么学,能不进步吗?”
最后还没忘了公布下次月考的时间,同样是在一个月以后,12月17、18日两天。
不出预料,系统也不甘寂寞地彰显存在感,【强制任务:下次月考年级排名前进40名,成功奖励5000米,失败系统自动解绑。】
虽然进步名次变少了,但是难度无疑是增加了,毕竟越往前难度越大。啊啊,才高兴半天,强制任务就又来了,真是一刻也不能放松。
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