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姜韵在花厅见了张大娘和王清母子。

    王清今年十五岁,他相貌斯文,身材挺拔,因长期在地里劳作的缘故,皮肤看起来有些黝黑。

    他笑容腼腆地拱手向姜韵行礼,然后就低着头规规矩矩的站在张大娘身旁。

    这时,姜韵的脑海中突然闪过傅七穿着王清短褐的画面,觉得有些滑稽,顿时忍俊不禁,她连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欲掩去脸上的笑容,可嘴角却一直高高地翘着。

    “王清,月例就按府里小厮的惯例,若是差事得办好,逢年过节我另有打赏,你可愿意?”姜韵将手中的茶杯放在一旁的茶几上,看着王清问道。

    王清已经和父母商量过了,对于这份差事也是心里也有数的。

    况且,他初来乍到的,突然就要高人一等,这很容易让人眼红嫉妒,对于一个新到陌生环境的人来说,这是大忌。

    “属下愿意。”王清郑重地道。

    姜韵朝珠玑点头,珠玑端上一个红漆托盘,上面是一张契书和一个印红盒子。

    王清拿起契书,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就伸出手在印红上按了一下,然后在那张薄薄的契书上印下自己的手印。

    张大娘从旁看了,脸上忍不住露出担忧之色。

    姜韵宽慰她,道:“你别担心,你得了空闲可以去临安看他。若是我这里不忙了,也会放他归家休息几日的。”

    张大娘是舍不得和儿子分开,但也更担心儿子的将来,毕竟已经签了死契,从此王清生死大事都掌握在姜韵手里了。

    当年,他们夫妻带着孩子被撵出府的时候,是大太夫人作主,念在他们在府中多年尽心尽力的份上,给他们放了籍,又让他们在田庄上落脚,才不至于饿死。否则的话,就凭他们被姜家撵出来这一条,就无人再收留他们。

    兜兜转转,如今大儿子王清又要走回他们夫妻的老路了。

    张大娘深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心情道:“有六小姐照应着,奴婢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奴婢就是担心,不知道他能不能把差事办好,怕这浑小子不知好歹给您添麻烦。”

    姜韵摆摆手,温和地道:“既到我这里,那我自会护他周全,这个你不用担心。再说了,你们夫妻当年都能做到管事,王清是你们的儿子,我相信他也不会给你们丢脸的。”

    最后一句话说得王清有几分意动,他再次朝姜韵拱手,肃然道:“六小姐放心,只要是您的吩咐,属下定当竭尽全力。”

    “那我就等着看你日后的表现了。”姜韵笑道。

    说完了王清的事,就有人进来把他领下去,姜韵单独留了张大娘说话。

    姜韵简单把农户因为粮食失收而闹腾的事说了一遍,问她:“你可知道这其中是怎么一回事?”

    派去的小丫鬟看了以后回来禀报说,李管事照着吩咐去说,那些人也散了。

    可姜韵越想越不对劲,她总觉得这件事情不会轻易就揭过去,怕是还会再闹起来的。

    张大娘一家也是庄子上的农户,她自然是知道些内情的。

    “六小姐,奴婢今天来也是要和您说这件事情的。”张大娘半坐在小杌子上,正色道:“去年天干大旱,农户们日子就不好过了。好不容易熬到今年,眼看着就要有收成了,又发大水,他们就着急了,怕没有粮食过冬。”

    庄子上的农户大多都是跟了姜家多年的,应该对姜家存有一定信任才对,怎么突然就沉不住气,在明知道联系不上临安而无法将此事禀报给方氏的时候,就闹起来了。

    姜韵蹙眉,沉吟道:“领头的人是谁?”

    这种事情总得有个领头的人才能成事。

    张大娘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肃然道:“听我当家的说,是一个叫常五的人。”

    “常五?”姜韵喃喃道,她快速地回想了一遍,确定自己从未见过这个人,她又问道:“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的?”

    “本来大伙都在等着路修通了,李管事派人去给太太报信,这是李管事一早就应承他们的。”张大娘把从王秉贵那里听来的消息告诉姜韵,“可谁知常五却跳出来了,说六小姐就在庄子上,不如就去找六小姐要个说法,早点把事情解决了,大家伙心里也踏实。”

    犹豫不决和当机立断,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后者,特别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那后来呢?”姜韵又问道。

    张大娘笑了笑,道:“那天,李管事从您这里走了之后,就把您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了一遍。常五领着几个人闹得最凶,嚷着什么见不到您就不走了。我们当家的也在,怕他们再闹下去李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