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改编《包公案》(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是夜灯火如织,家僮女婢捧甘澧佳肴穿梭其间,尽心奉客。永安县本没有什么特产,也不是什么商业要道,自然也就谈不上资源丰富。
宴席上这些乡绅富户竭尽所能奉上的美酒佳肴,于傅玉衡而言不过平平,远远比不上入京后的日常享用。
但人家心诚,诚心诚意想跟着傅玉衡一起发财。
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比得上真金白银呢?
傅玉衡自然是要推辞《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咱们剧院里演技比马兄好的,不知凡几。
但我敢肯定,若是真要演,没有一个能比实践过后的马兄演得更好。”
徒南薰示意他展开说说。
傅玉衡便道:“在其余演员眼里,韦公子只是一个角色。
哪怕用心揣摩了,演出来的也不过是个可恨的纨绔而已。
而马兄心中始终存着仁念,他更能够理解受害人的悲苦。
由他演出来的韦公子,也必然更加能够发人深省。”
徒南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算是被他说服了,转而问道:“那咱们先拍什么呢?”
“让我想想。”傅玉衡思索了片刻,摸着下巴问道,“咱们通过话剧和电影,演绎了这么多故事,还没有改编过包青天吧?”
徒南薰道:“的确是没有。不过,前朝那部《包公案》,已经被无数戏班子给演过无数遍了。”
像这类宣扬忠孝节义的戏曲,宫里可没少演,徒南薰从小到大,不知道看过多少场了。
或许是年纪还小的缘故,对于皇帝和宫妃们看得津津有味的包公戏,她并不是很喜欢。
傅玉衡却是胸有成竹,“不管前人演过多少,咱们要拍这一版,肯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他当然不是要自己创新,而是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跟着爸爸看过,长大后还专门自己找了资源的亚视版包公。
那一版可比后来香江和内地版的都大胆,丝毫不避讳鬼神,倒是和他们大剧院常演的聊斋故事一脉相承。
他小时候就觉得惊险刺激,长大后再看,就更加佩服其编辑的强大功底了。
所有关于包公的影视剧,其蓝本都脱不开《包公案》、《侠五义》和《七侠五义》这些古典小说。
因为电视剧出现了很多经典,他还专门去翻过原著。
说实话,原著写得挺一般,里面的许多情节就是硬凑巧合,硬推。
反正那本《七侠五义》他是觉得自己买亏了,根本看不下去。
若非其内核里的忠孝节义符合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吸引了无数古代戏班子和现代剧组去改编,哪里会有那么高的知名度?
哦,对了,还有一类艺人比唱戏的和演电影的贡献更大,那就是说唱类艺人。
什么说书呀,大鼓呀,坠子呀……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玄月扶摇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机出的题,即兴表演一段。
傅玉衡问:“若是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