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夏思清就读的学校作为市重点高中,有着不错的地理位置,交通方便,周边的一系列配套设施也在日渐完善中,从学校去市图书馆只用30分钟,到新华书店也只需要步行20多分钟。这两条路夏思清都曾走过千百遍,如今再一次踏上这条柏油路,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些相似却又迥然不同的街景交织在她的脑海,带来的冲击让她颇有些百感交集。
上辈子在进入大学以前,夏思清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没有钱、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也没有梦想。
在她的整个成长期里“父母”都没有起到任何正面的作用。
入读小学前“父母”虽然几乎不管她,但好歹还有请保姆,不过保姆阿姨被更换得很频繁,大多数都没在夏思清的记忆里留下什么印象,她只记得有一个保姆阿姨是因为向她的“父母”提建议,让多关心关心孩子而被暴怒解雇的。还有一个保姆阿姨是夏思清幼年记忆里对她最好的人,那时候的夏思清本能地亲近对她好的人,一度还把保姆阿姨当成了妈妈,在被尚淑莲撞到后,这个保姆阿姨也被赶走了,而夏思清则被大骂“白眼狼”。
她小时候因为哼歌跑调难听被扇过巴掌,因为胡乱涂鸦惹人烦被撕过书,因为保姆被解雇,“父母”又完全忘了这个事而饿过大半个月,每天只能靠幼儿园提供的午餐填肚子。
夏思清整个童年都活得小心翼翼,胆怯又恐惧,不敢建立任何亲近关系。
等再长大些,进了小学初中,她没有零花钱,得到的奖金会被收缴,“父母”不允许她参加一切学校以外的活动。
没有接触外界的途径,没有娱乐,不能出门玩,不能晚回家。她的生活三点一线:学校、菜场、家,在生存上异常早熟,在眼界和经历上却只有一片空白和茫然。
她不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总是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才让父母不满意,她强迫自己当乖乖女,不敢做任何可能出格的事情,一旦自觉出格就会下意识地退缩,对自我的怀疑和不自信始终挥之不去。
她觉得自己生存的家庭,接触的人和事与书本上描述的那些美好场景完全不一样,但于微微又总是告诉她这一切都很正常,她只是想得太多太不满足。
最终她憋憋屈屈地活成了双面人,表面上长相漂亮、成绩优秀、性格乖巧、讨人喜欢,内里却是自卑、敏感、彷徨又习惯性讨好。
但人在绝境里总会挣扎着求生,就像她在幼年时因为饥饿而学会了踩着板凳做饭填肚子,到了高中时,不甘束手待毙的她再次挣扎着想找出一条生路。
最后她找到了孟雨秋。孟雨秋用她自身的所见所闻和真挚的情感给夏思清理清了头脑,让夏思清看到了生活的另一个可能,发现了一个从未设想过的方向。
而真正让夏思清循着这个方向,在人生的迷雾中摸索着走上正确道路的东西是书籍,巨量的书籍。
在高考前,书是夏思清的工具,让她掌握足够的应试知识,从而在意外失足的情况下还能跑过千军万马,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顺利通行,得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被告知错换,人生荒诞又颠覆的时候,书是夏思清的钥匙,带她通过一张张纸页,打开一扇扇门,领略别人的人生,畅游他人的思想。当思维的触角伸得足够远,眼前的苟且便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在得知身世的真相时,夏思清已经被书籍里得到的东西重塑了人格,这些东西是她理智的缰绳,是她复仇的刀。
如今夏思清再次踏上这条通往图书馆和书店的路,向前走的每一步都好像在回顾自己人生的改变历程,这种感触在走进新华书店后更明显了。
上辈子的十多年后,这家新华书店早已经在拆除后原地扩大重建,内里的装潢和布置变得更加现代化,巨大的电子屏被安置在大厅中央,平日里播放着新书推荐,偶尔用来进行签售活动介绍。入库出库收银都已经使用联网的计算机,每个楼层还安装了在库书籍查询机,里面内置的opac系统还是夏思清投标成功,并带队制作完成的。
而现在夏思清置身的这个新华书店还带着80年代建筑的风格,天花板稍有些低矮,一排排的日光灯排列在上,把书店的每个角落都照得亮亮堂堂。
这时候的新华书店还不是完全开放、所有书籍都摆出来任由顾客随便翻阅的。那些个七八层高的大书柜都紧挨在一起被放置在书店的正中间,外面长长的一圈则是透明的玻璃矮柜,把当中的这几排大书柜整个包围起来。
一般来说顾客就站在矮柜外,营业员则在这些矮柜里面负责拿书、递书和收银开票,要想通过这些矮柜,自己去里头的大书架选书也必须经过营业员的同意和放行。因为要防止书籍被偷窃损坏或者弄脏,孩童和没有购买能力的人也时常会被拦在外面不被允许进入。
上辈子初中的时候,夏思清就曾因为年纪小又身无分文而胆怯地不敢去尝试进入,只能在柜台外遥遥地望着里头书架上摆放的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心心念念地想着等拿到奖金之后一定要来买。
后来到了高中时代,夏思清还是没有钱,但她尝试着克服了心中的畏怯,向营业员提出了入内的请求,并被很轻松地同意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夏思清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那会儿的她周末进了新华书店后,常常捧着教辅书在书架前一站就是一天,站累了就找个没人注意的角落蹲一会儿。因为买不起书,自然是不敢在书上涂画标注的,所以只能尽力地全往脑袋里塞。教辅书的后面还有一些重点习题,这些必须要动笔的东西,她就会掏出备着的小本子,把题做在上面再翻过去对答案。
这个年代成套的模拟卷更是少之又少,偶尔在书店里翻到,夏思清都跟挖了宝似的把整张卷子整整齐齐地抄下来,带回去之后能反反复复地做上好几遍。
后世的学生很多都觉得自己深受应试教育之苦,社会风向也开始追求素质教育,但高中时候的夏思清却是真心实意地觉得有试卷做真幸福。
这个年代的教育资源还是太稀缺了,每多做一道题就能累积一点点优势,在一分就有可能改变一生命运的高考里,这点优势太重要了,为此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哟,今天学校不放假吧,小姑娘你怎么来了啊?”柜台里的营业员看到夏思清就打起了招呼。
教辅这一块儿的营业员有两个人,一个是年轻的姑娘,一个是妈妈辈的阿姨,这会儿和夏思清打招呼的就是那个阿姨。
夏思清对阿姨的印象很深。
这会儿的新华书店对夏思清来说哪儿都好,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桌椅,需要动笔的时候会有些艰难。不过这也不算是书店的缺点,书店本来就是用来买卖书籍的,图书馆才是用来借书看书的地方。但教辅这种时效性很强,经常跟着考纲变动的书籍在图书馆里很难找到,因此,既然没钱买,那就只能在书店里尽量克服困难了。
夏思清每到节假日就会出现在书店里,一学就是一整天,全程安安静静的,对待书本也很珍惜,从来没给人惹过麻烦,营业员们早就注意到她了。有次营业员阿姨看夏思清写字困难,就喊她放到柜台上去写,还特意去给夏思清拿了椅子。从那之后,夏思清就好像成了柜台的编外人员,每次她去都会有一个小角落是留给她的,书店里新进的教辅阿姨也总会给夏思清先留上一份,时不时的还会问一问夏思清的成绩,鼓励她再加把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