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时运不济,那些天杀的乱民,天打雷劈的叛军!!该死!!”六叔公听见杨靖这么说,心里的悲伤情绪也被勾了出来,“可怜我二哥二嫂还有一干子侄,这眼看都太平了啊,可结果老的没享上福,年轻的没赶上施展拳脚的好时候啊……天杀的叛军,挫骨扬灰的畜牲!!”

    “六叔公,您……”杨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起来六叔公跟杨老太爷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对于杨家人的遭遇,比他这个占了人家孙子身子的人,痛苦要来得深的多。

    “你放心,”六叔公尽管情绪很是低落,但还是跟杨靖嘱咐道:“我这就让小二跟你一起去一趟,还有那些租户,你要是愿意或者不想继续跟他们签契赁田,你自己做决定。但要是有那犯浑的人家,打着你年岁不打就想欺负你的心思,你尽管回来告诉我!我杨家村一百二十三户人家,在这十几年里,哪一家没吃过二哥送的粮,他们哪怕不看你是杨家的种,也得有点儿良心,看在二哥的份上,把那些滚刀肉块都打回去。”

    “诶,谢谢您!”杨靖是真心实意地跟六叔公道谢。

    杨靖不得不感慨杨家人用自己的善良,给杨家的孩子留下了余荫,杨家村一开始他是不得不回,县里的宅子近乎每一处角落都被鲜血沾染。杨家留下来的现银也不过五十两,这钱在杨家人看来虽然少,可对县里其他青皮混混之类的人来说,足够吃上三四年。更何况杨家如今只剩一堆孩子,在县里生活恐怕不止要操心柴米油盐,还得提心吊胆。

    和杨竞一起安慰好六叔公以后,杨靖两人便出了门。

    “你打算先去哪儿?”杨竞问道。

    杨靖皱眉,“竞哥你看着办,我只知道个地名儿,连它在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你问我也是白问。”

    “那就先去近处,你们家的地大概在三个地方,但除了河沟那的,是连成片的一大块地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十亩,五亩地分布的。”杨竞给他这个不涉农事的堂弟解释。“我听我爷爷说过,本来河谷那块地是用来种李子,橘子之类的果树的,但战火连天的,这东西也卖不上价钱。所以那边近乎是荒废了。树还有一些剩下的,但不多,村里的小娃就乐意去那边摘几个果子甜甜嘴。

    第二大块的就是一片稻田,二爷爷赁给了三兄弟,这块地就在村东边,那三兄弟是逃难过来的,算得上是难民中的体面人,老的小的都带着,虽然都饿得皮包骨头了,但一家人整整齐齐,一个都没落下。

    其他的都是零零碎碎的地,大多都是闹饥荒的时候,二爷爷用粮食买下来的,都是原本的主人家在种,这些地里边就有些嚼头。当然,咱也不用怕他们,你的地契都在衙门里补办了,他们要是搞事儿,私底下说,有咱杨家村近五百口人,对簿公堂,有地契在,都不用怕他们。”

    杨靖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打草稿,果林现在没有时间去打理,明年或者今年夏天,可以去看看,水稻田他得收一部分回来,直接雇人去种。

    杂交水稻在“桃源”里是不用考虑留种退化的问题,但拿出来之后可就说不定了,“桃源”总不会还有稳定水稻性状的功能。

    所以杂交水稻可以种这先种这一季,解决一小部分粮食缺口,下一季得说服他们换种,但这又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么高产的稻种,凭什么不让自己留种自己种,反而要换种或者是从他这儿买种子。

    常规稻口味上比杂交水稻要好些,虽然产量比不上杂交水稻,但跟这个时代的水稻比起来,也是很高产了。

    可杨靖就是有些不甘心,有了最高产的杂交水稻,他不太想退而求其次。杨家村的条件在林县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好,他在婶子家吃的野菜粗粮“米汤”粥,都算得上是家有余粮才吃得上的一顿饱餐。

    可见其他人家里都是些什么光景,他这里慢一步,少种点儿粮,其他地方就可能多死一个人。

    虽然他也打算拿出红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但他们这片地,大多都是水田,水田改旱地,时下的人也没有那么容易下定决心。再加上跟完全不熟悉的作物比起来,当然是水稻更加容易推广。

    这几天杨靖跟着他竞哥在外跑了好几天,但心里一直挂念着稻种的事儿,为着这件事儿他黑着眼眶,在床上反复折腾了好几天,最终都没能下定决心。

    然后就到了林县赶大集这天。

    “明月,我跟红婶说好了,她带你去衙门办户籍,之后你们再去买针线,钱我给你了,你自己看着买。”杨靖嘱咐道。

    “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