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一(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简直让人吃惊。所以古埃及人用吃惊的表情来表示。#34;【华夏的甲骨文,和后来的繁体数字有些相似,区别不是很大。】
【后来,很快就演化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形态,从一到十。并且,老祖先们还发明了算筹和算盘这样的工具,逐渐成为了一个体系。】
【因为算筹的盛行,古人们也把专门研究数学的人称为“筹人”。】【此“筹人”非彼“仇人”。】
繁体的从一到十的数字出现在了仙画里。
有人随身带着算筹,就放在布袋子里然后挂在腰上,需要用了就拿出来,极为方便。后来,有了算盘。
在各种地方,都能看到人在飞快的拨着算盘珠子,然后在账簿上写下数字。【但是,在近代,阿拉伯数字一统天下,逐渐成为了世界通用的数字。】路小柒放了从一到十的阿拉伯数字。
顺便又把小数点和分号还有其他的一些数学符号给放上去了,还标注上了相应的古代表达方式的对比。
西汉。
落下闳旁边的几位星官高兴的点头:#34;不错,我们之前就是筹人。#34;
因为他们的算术研究在民间还颇有名气,所以朝廷之前要修《太初历》的时候就把他们都召到了长安,协助修历。
如今历法虽然已经修完了,但他们也都被留了下来,还都混了个一官半职,在太常任职。据说等大学正式开了之后,还需要去大学里给学子们上算术课和天文课。
也算是人尽其用。
但大家都很高兴,心中并无异议。
有编制了,可以吃上皇粮这种好事暂且不提,能当上“筹人”的都是对数学一途感兴趣的,如今可以专门来研究数学,那可比以前一边谋生一边搞这个要好多了。
落下闳关注的是那些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符号。
他之前很快就学会了这种数字的用法,现在也逐渐带着身边
的人开始用起来了。
“这种数字在表述上面的确是简洁很多。”他赞扬道。
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他觉得很容易记,正打算上奏疏让陛下推广到全天下。其他星官们也都赞同:“看上去清晰明了,一眼望过去一目了然。”
一开始有点难适应,但只要度过了这个阶段,就会立刻觉察出这种数字表达方式的好。这会儿他们又立刻记下了那些数学符号,感觉之后在工作里还能派上大用场。
#34;这个算盘好像也有些意思。#34;
都是内行,一下子就看出了算盘的好处,眼睛也越来越亮。
落下闳研究了一下,就是简单的木头做的,大手一挥:“这个简单,到时候让工匠先做几把来试用。#34;
【当然了,这是后话。】
【还是先来看看世界上最早的数学和数学家。】
一块泥板和一张看上去破碎昏黄的莎草纸出现在天幕上。在他们的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
【这些就是数字,这也是至今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数学记录,出自公元前1900年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
【这里面,还记录了不少的数学问题。】
【比如这个。】
路小柒将那张莎草纸放大。
上面的文字她当然看不懂,但好在有史学家们早就翻译出来了。
#34;这讲述的是分面包的故事。如何将九片面包均分给十个人?#34;
“古埃及人给出了答案。”
#34;将其中5片平均分为2块,正好10块,每人拿1块。#34;
#34;再将剩下的4片各分成3块,一共12小块,每人再拿1块,就还剩下2小块。#34;“把这2小块每块再平均分成5块,正好十块,这样每个人又可以再拿1块。”
【朋友们,这就是个应用题啊!】
【不禁让UP主想到了中学时候刷过的各个应用题型,我就只想说一句,咱多做一片不行吗?是少了做那一片的面粉吗?非得要这么分来分去的干嘛呢?!】
【古巴比伦和古埃及虽然牛,但是留下的史料不多,数学也还没成体系。】
【真正有体系的数学,还是要看古希腊和咱们古华夏。】
【咱们有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书籍,《周髀算经》。】
#34;对啊,不能多做一块吗?非要这样分来分去干嘛?#34;“十个人分九个包子,这事儿可做得不大气!”
#34;这要换成我,一人给两个,一共……#34;一位大娘数了半天,半晌才数出来,“十八个!这就不可以了?!#34;
淳朴的老百姓们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对这个数学题非常迷惑不解。搞那么麻烦干嘛?
多做一点,或者是随便分分不就行了。而且,这好像是他们第一次从言语中就能感受得到路小柒散发出来的深深的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