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 理想国(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公元前208年,秦王政三十九年。

    即将入冬,天气本就寒凉,没想到下午的时候竟然又飘起雨来,于是更让人瑟瑟发抖。

    刘邦和萧何一行,就在细雨中回到了久违的泗水亭。

    亭长和亭里面的役卒迎了上来,发现是老熟人,而且还是上官,但依然兢兢业业的检验了两人与身边人的身份,确认无误后这才笑容满面的替几人安排房间。

    刘邦和萧何是回乡探亲,并没有大张旗鼓,一路都非常的低调,新来的役卒好奇的问亭长这一行人是谁。

    亭长一脸与有荣焉:“这可是咱们沛县出来的大官!萧内史,封爵右庶长,而刘典客,封爵为左更。”

    役卒是泗水人,自然听过刘邦和萧何的名声,差点腿一软坐在地上。县丞这样的官职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不得了,更别提像是典客和内史这样可以面见皇帝的“京官”了,那可真是天大的人物。

    而且,自几年前“军功授爵”这一制度被逐渐改良之后,少了战事,要求其他方面对大秦做出贡献,得到爵位就越来越难,尤其是像“右庶长”和“左更”这样可以被称之为“卿”的爵位,更是难上加难。

    亭长感叹道:“如何不是呢?从公士到簪袅,还能拼一拼,越往上就越难。”

    而且这位刘典客,在十一年前,担任的可是他这泗水亭的亭长一职!

    现任的亭长觉得这泗水亭的风水肯定是极好,说不定自己也有希望。听闻这位刘亭长,就是因为造出了水车所以被朝廷注意,亭长忍不住在心里想,自己是不是也能造出点什么来,说不定也能往上再走几级呢。

    这时候,又有车队缓缓的向泗水亭驶来,原本迎接客人只是驿舍役卒的活儿,但见车队华丽,亭长也赶紧亲自迎了上去。

    刘邦与萧何在房间稍事歇息之后,想要出来走一走,于是便亲自到了驿舍的内堂准备用晚膳。

    客人不多,三三两两。

    亭长亲自送了汤饼过来,又恭敬退下。

    这汤饼看上去热气腾腾,上面还放了猪肉片以及刚煎出来的鸡蛋,看上去就极为诱人。

    刘邦尝了几口,赞不绝口:“这味道倒是好。”

    萧何耻笑他:“人家这亭长当得可比你当年尽职多了。你那会儿的泗水亭,准备的饭食那都是些什么!”

    刘邦喝了一口汤,不服的表示:“我那会儿可没有那么好吃的汤饼,能有点干粮吃就不错了。”

    萧何哼笑两声,不打算戳穿他当时的惫懒,反正现在人挺勤快尽职——不勤快也没办法,他们那位陛下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勤快人,朝中的官吏自然都不敢有所懈怠。

    他转头看了看周围坐着的几人,也都在吃汤饼,只是碗内并无猪肉与煎蛋。

    “即便如此,也比之前的日子好过多了。”萧何感慨。

    刘邦将碗中的汤一饮而尽,赞同之极:“这可要感谢仙画,如今,关陇一带到黄河周边,

    种的多为麦子,有专门的农官育种和指导农作,收成比以前好了很多。”

    “又有磨坊、榨油坊、还多了许多养猪养鸡的农户,这才有了现在这碗汤饼。”

    他看向桌上一滴不剩的空碗,满足的打了个饱嗝。

    萧何道:“还有铁锅,若不是有了更先进的铸铁之法,恐怕铁锅这样的事物是无法在民间传开的。”

    这时,旁边传来一个女声:“不错,铸铁一道看似和普通黔首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却影响深远。”

    两人看过去,却发现是熟人,大秦赫赫有名的女商,巴寡妇清。

    巴清身后跟着她的仆妇,笑吟吟的向两人见礼。

    萧何与刘邦连忙站起来回礼。这位巴寡妇清虽无官职,但身上也是有爵位的,虽不比两人高但她这些年在民间广建学堂和医院,名声极佳,连陛下都对其另眼相待。他们自然也不能怠慢。

    萧何与刘邦在咸阳都与她打过交道,算是熟人。

    一番寒暄下来后,三人又聊回了刚才的话题。

    “老夫人说得对。”萧何抚须道,“这铸铁一事,实与普通百姓关系极大。自从朝中铸铁坊开始改良技术,不仅是军中更换了武器装备,百姓们也都换上了铁制农具,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粮食产量也每年都在增长。”

    “还有各大工事的巨大机械,也都大多换成了铁制。”刘邦道,“如今修建速度可比以往快多了。”

    “老身从巴蜀之地一路走来,中原的道路的确是修建得极好。”巴清叹道,“那水泥路上行车,可比以前要舒适多了。”

    如今大秦的郡县之间,皆有大道相连。

    刘邦在成为典客,负责大秦外事之前,负责的就是各项工事徭役,因此对这些极为清楚:“唯一可惜的就是水泥路对马蹄伤害较大,朝中正在商议要如何解决此事。”

    “朝中能人甚多,想必很快就有应对之法。”巴清道,她对此极有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