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是不是180°?它90分钟转360°,那转180°需要多久?是不是一半的时间?所以答案是45分钟。”

    “再来看第二题,这是一个时差问题,我们快速过一下,就不喊同学开麦了。”郭倾把题目移了移,露出线段图。

    “上节课说了,时差问题先画图。我们之前说过,地球时自西向东自转的,因此在这幅图上,夜半球右边的点是从左向右跨越晨昏线进入了白昼,因此右边这条分界线是晨线。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是6时,图上大约是东经60°往右一些。”

    “各个度数标好开始计算,东经60°在东四区,北京在东八区,两个地方相差了四个小时,因此图上的北京时间应该是在上午10时不到。第一题我们算过了,空间站飞到北京上空需要45分钟,所以加起来,差不多是在10点40分左右。”

    “前两题很简单,只要你上课认证听课就一定会做。不会做的好好把今天讲的内容再复习一遍,不会的来问我,不要不好意思。”

    当老师的,最怕的就是学生不会还不喜欢问,到最后考试的时候错得一塌糊涂。

    而且不好好反省,讲过的题下次还错。

    “第三题我估计你们会纠结一下。其实啊,这题没你们想象中的那么难,答案上说什么离地球近之类的话也没必要去死抠。这道题,它其实就是一道常识题。”

    常识题?嬴政眉头紧锁,不想承认自己的常识出了问题。

    “来,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说,什么时候能看到星星。”

    【一统六合—嬴政:晚上】

    “对,晚上。白天的时候太阳把天空照亮,你能看见星星吗?不能,早上看不到,下午也看不到。那我再问,我们晚上看到的星星,是你随便扔一个东西到天上,都能变成星星吗?”

    【无所不观—张苍:星星自己会发光】

    嬴政好像有点悟了,但又感觉模模糊糊,抓不到要领。

    “那也就是说,要想在夜晚被看见,这个空间站是需要自己会发光的。因为晚上很黑啊,你随手放一个东西上去就像是放进了一个黑箱子里一样,根本看不见。但是空间站发光吗?看题,题目上说它是反射的太阳光,换句话说,没有太阳光照在它身上,它是没法形成后面的‘光点’的。”

    “那这样我们就可以下结论了:要想看到这个空间站,首先要有太阳,其次这个太阳光不能太强,那符合这个情况的又哪些时候啊?一个是清晨,一个是傍晚。光线比较暗,但是又有阳光照射。”

    “看图,哪个地方符合条件?圣地亚哥和卡马国,一个小时候还在夜半球;我国上海,跟北京差不多会在十一点左右,正好要到正午,阳光重组,看不见星星和发光物。那就只剩即将进入凌晨的马维尔拉了,答案就这么出来了。”

    朕悟了啊!嬴政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就是常识题的意思。

    “这次讲得比较快,自己消化一下。现在你们还有当堂提问的条件,要懂得珍惜。”正好让他喝点水。

    “其实地球运动后面还有很多基础内容,但是呢你们这个进度比较着急,所以那些等高线、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之类的就不单独拿出来讲了,一起放到中国地理里面。咱们讲到那些知识点的时候呢,再扩展去讲。”

    “难的你们已经学完了,剩下的以理解和记忆为主。今晚可以奖励自己一顿好的,庆祝这个板块的完美收官。”

    趁着讲题的间隙,郭倾又开始唠叨:“现在这个出题老师,他坏得很呐。有的时候都不给你出现代地理,拿一个古代地理图‘啪’一下放上去给你来一题,有些同学就不知道怎么写了,给我交了个白卷上来。”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出怪题就不考了嘛,他有出题术我们就要有做题术。所以,这次我就不干巴巴地讲知识点了,换种方法来讲课。”

    他看看时间,刚好过了五分钟。

    “题目回顾完了吗?能继续往下听的在群里打个1。”

    中国地理几乎是所有人都想听的内容,即使有的皇帝想偷懒,也被自家祖先按着头去敲了1。

    “看来大家都挺想往下学的,那咱们就开新课。”

    他这次没有拿白纸,而是把一张图片发到了群里。

    嬴政放大图片定睛一看,这不就是我大秦的版图?

    所以这是要从大秦讲起?他瞬间坐直了身板。

    郭倾摆弄了两下电脑,把平板连接上去。

    “咱们今天的切入点,是中国古代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了几千年来森林与河道的变化及原因,农作物种植、矿产开采与人口变迁,以及某些历史事件背后的地理原因等等。”

    “拿出你们的笔记本,我们要开讲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