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郑远钧上辈子没有怎么种过庄稼,还是到她乡下的姥姥家时,跟着下过几次地,玩闹的性质居多。这辈子生在官僚之家,在来这个庄子前,更是从没下过地。
所以虽然她一心要提高粮食产量,脑子里也有各种种田的资料,但只有理论,没有实践。
前两年她一直在跌跌撞撞地摸索,怎么制化肥,制杀虫剂,怎么选种,在水稻的每一个生长阶段,该施什么肥,施多少肥,什么时候杀虫,有哪些虫,各用什么杀虫剂,等等等等。
——可怜她上辈子是个化学废材啊!
两年多来,直弄得她焦头乱额,实在没心力去研究农具了。
幸好,辛苦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经过两年的努力和实践,她和庄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高产水稻种植法。
接下来,她可以有时间去研究农具了。
用先进的生产力,种更多的地,产更多的粮!
-
庄民们把脱完谷粒的稻杆子扔在一边,等晒干了扎成稻把,可以拿回家生火用。
还有一些稻杆堆在一起,过后发酵了,做成肥料,或者做成饲料喂给猪吃。
脱粒的稻谷装在筐里,一担担地挑到晒谷场上,要得到白花花的大米,后面还有大工程,并且要纯手工完成。
崔先生带着霍青去到处转悠了,杜明挽了袖子,和庄民们一起摔稻子,郑远钧担心他的伤势,瞪了几眼也没拦住,只得随他去了。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看这打不死的小强活蹦乱跳的样子,应该是没问题的。
身体素质真是好啊,羡慕。
郑远钧走到田边,蹲下来,一边看着庄民们收水稻,一边继续思考她的种田大计,曹刚陪在她身边。
要造农具,就还要多搜寻几个好的木匠和铁匠,这样的人才,不知道她老爹和大哥那儿有没有,肯不肯割爱。
呸!她老爹是个铁公鸡,只会剥削她,二话不说就把她的方便面生意抢走了。
找他要人,到时候怕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连造出的新农具都被他抢走。
还是找大哥好了,大哥从小疼她,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但疼她是真真切切丝毫不掺假的。
她是女孩的这事,知道的人不多。
她爹、她嫡母、她亲娘、她嫡长兄,一共四个知情人,算上她自己五个,就是她同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小弟都不知情。
她一出生就被迫冒充男孩,被当做男孩养到十七岁。
她大哥怜惜她,是拿她当嫡亲妹妹疼的,对她向来是有求必应。
郑远钧拍拍手,主意已定,等几天就给她大哥写信要人。
-
崔先生在田边走了一圈,又回来了,站在郑远钧身边,衣摆一掀,坐到了……地上。
郑远钧看看地,又看看崔先生。
——喂!崔先生,你这样好吗?
以这样优雅的动作,却坐到了地上,神态偏偏像是坐在高堂宝座上,而不是在泥泞的田边。
我怎么感觉和你呆的不是同一个地方呢?
霍青跟着坐在了地上,曹刚也就地一坐,杜明看见,蹦了过来,挨着曹刚坐下。
好吧,郑远钧看了看他们几个,双腿一松劲,也坐在了地上。
五人一齐坐在地上看着庄民们收割稻子。
太阳升上来了,庄民们热得满脸通红,汗水直往下流,脸上显出了疲累之色,可是没有一个喊累的,一个个精神十足,干劲满满。
看到这满田的吃不完的稻子,他们怎么会累?割多少稻子都不会累!
这些庄民们行动敏捷,动作有力,眼睛灵活,精神饱满,一看就是平时吃得饱养得好,崔先生看着他们,有些疑惑。
按照庄民们的说法,前年他们的粮食就已经增产了,那为什么在去年,信州的官府没有推行这种田之法呢,而是直到今年,才开始大力推行?
就算是不相信一个贵公子能种好田,可是粮食增产是何等大事,官府怎么可能不派人来庄子上仔细考察?
前年庄子上粮食增产后,只要官府来询问考察一番,就会发现情况属实,并没有夸大虚报,那么,去年就该推行这种田之法了。
去年,就可以在信州试行此种田之法,而今年,在全国,只要是和信州水土气候相似的地方,就都可以学习这种田之法了。
信州官府在去年毫无动静,是什么缘故呢?
“前年庄子上粮食增产几成?”崔先生问郑远钧。
“两成。”
“去年呢?”
“八成。”
“八成!”崔先生提高了声音。
粮食增产两三成都是何等艰难之事,去年庄子上的粮产竟生生地增到了八成。
若是全信州去年都学着二公子种田,该多收多少粮食,少饿死多少人。
“前年秋收后,你没把增产之法上报吗?”声音中已含一丝掩不住的怒意。
信州官府听到粮食增产的消息,不可能不问,不可能不推行这种田之法,这样天大的功劳,吴太守不可能不抓住。
去年官府没有动静,只可能是二公子没有把增产之法报上去。
这样关乎多少人命的事怎能隐瞒!
武者对他人的不善最是敏感,听到崔先生的诘问,两个亲卫沉下了脸色,身子坐直,蓄势待发。
霍青看向郑远钧,眼眸中神色明灭不定。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