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惠及一方了,那是会试的要求。乙班学生们各取所长,一时间人人觉着自己进步不少,明年的县试取中有望。
赵明月的桌上时常出现同窗送的谢礼,附有纸条,言明赵明月的课业令他茅塞顿开。
先是有纸笔,墨条,接着是各种果子,再后来是各种点心干果。秋高气爽的季节,赵明月还收到了手炉,只能说同窗们也算是有心了。
赵明月得的各种吃食,宝玉兄弟吃起来没有半点迟疑,“看来乙班的同窗也挺喜欢你的嘛!”
赵明月翻个白眼,“但是他们都不愿意跟我探讨学问,平日里也不说话的。”
张佳宝:“我也不跟五六岁的小娃玩。”
胡佳玉:“我们兄弟跟你玩,等明月你明年成了童生,让他们后悔莫及去。”
赵明月:不至于,不至于……
一场秋雨后,赵明月穿上了夹袄,这之后天就要一日比一日冷了。
赵家三兄弟带了土砖来,给赵发财和慧娘住的屋子都盘了炕。
冬日里不好找花来做花汁子,赵明月指着香皂将来卖个高价的,不好降低了颜值要求,做香皂的活计暂停。
之前没想到草纸这么好卖,现在赵家三兄弟要准备去忙盘炕的活,家里人手就缺了。
金银们嘱咐赵明月,今年年节早些回去,家里定是各个屋子都要盘上大炕的,到时候赵明月想睡哪边就睡哪边。
县城虽好,离家半年,甚是想念。金银们收拾好自己的衣物,一路打打闹闹的回家。
县里的赵家小院一下子冷清下来,慧娘接着几天饭都吃得少了。金银们在的时候,赵发财和刘婆子时常嫌他们吵的头疼,人一走又各种说起孙儿们的好来。
赵明月心想,人始终还是喜欢热闹的,若是将来她能生几个孩子,慧娘身边有小孩儿闹着,想必眉间的郁郁能消散些……
她是啥时候对慧娘产生了如此深的感情呢?
许是从她刚出生那会,她生,慧娘生,她死,慧娘也不独活的选择开始;又或是三年间耗费心血的用心养育,恩重如山;还是能毫不犹豫的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孤勇直前的来到县城生活,只为她能有个自己想要的前路?
赵明月一直是慧娘最珍贵的宝贝,珍贵到她能不顾世俗,挣脱自我。
赵明月觉着,她也能为慧娘的平安喜乐,在这个令人窒息的时代,做出一些妥协。
比如,养几个亲身孩儿这种。至于男人?她们家有她一个“男人”撑起门户就够了。再多一个,那只会是她们一家平安生活的不确定因素!
年节前夕,三个舅舅来接赵明月回家过年。
三人提前就跟慧娘说好了,今年过年的肉他们自家买,只带些包子馒头回去就成。金银们虽然可以在家里做,但三个舅舅怕方子泄露出去,不让他们在家动手。
还跟慧娘保证了,已经告诫过几个孩子,方子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了,几个孩子的娘都不清楚做法。
言语间还有点埋怨慧娘:“方子这么重要的事情,咋不捂好了?咋就让娃儿们都知道了,大银可是就要说人家了,后面的一个跟一个,都是这几年的事。”
赵家三兄弟都有些羞赧,他们欠妹妹的越来越多了。
三个舅妈知道了自家娃儿都会做馒头包子了,也没私下里打听。把婆家的方子说给娘家,被休了都是轻的。
娃儿们知道就是占了他们小姑姑天大的便宜了。
更何况,现在爹娘跟着小姑子,吃食衣裳都是小姑子一手操办,娃儿们在县城吃喝,慧娘也没少贴补。
家里今年做草纸,一年就得了二十四两银子,三家一家分了八两。家里男人从秋日里就出门盘火炕,单这几个月就挣了二十两,一家又分了六两银子。
过完年节,后面排着队的活,还能做几个月,估摸着一家还能得五两。
虽然娃他爹说外头已经有仿着盘炕的了,但据说手艺比他们差老远,县里的人家还是愿意找他们做。
单就这些他们一家子就只有对小姑子感激不尽的份。
几个娃儿从县城一回来,十里八乡的媒婆差点踏破了赵家门槛,不光大银二银,大金二金,后面几个小的都有人惦记了。
几个娃在县里几个月,带回来几身好衣裳,说话行事瞅着就让人欢喜,还养得白嫩了,村里人啧啧称赞。赵家几个娃都出挑的消息长着翅膀四处飞。
媒婆们拿出来说的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