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后续影响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世民时期,百姓算是满意度相对较高的时代。

    刚经历了隋末各路起义,死伤无数后换来的和平,许多家庭还以寡妇、老弱病残居多,民间百姓自己也是不想再起战争。

    这个时期主要是外患,大唐的疆域还没有历史上看到的大唐超过一千公里的巨大版图,周边还有许多外患。

    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百济、高句丽、大食、吐蕃,还有后世屡屡提到的日本。

    “天幕上的重视的这些植物,大唐同样需要重视。”李世民首先想到的,同样是对外贸易中的高额利润。

    没办法,大唐的国库现在穷啊。刚经过渭水之盟,尉迟敬德虽然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但是东突厥依然突破了防线,抵达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若不是李世民当机立断,亲自带着房玄龄去渭水谈判,大军随后压阵,让东突厥忌惮士气大盛的唐军,恐怕现在他们就不是安安稳稳地坐在龙椅上,而是再次沉沦战火,正厮杀的不可开交。

    突厥不灭,大唐终究是有强敌在卧榻之侧,无法安睡。

    经过天幕的提醒,大唐人发现,原来不止突厥,还有百济、高句丽、日本、大食,都是强敌。

    想要养兵,首先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需要国库充裕。

    简而言之,要钱。

    “茶马古道的这种茶叶贸易可以一试,咱大唐的茶也不差嘛。”出身世家的长孙无忌抚须道,对天幕说宋明清的茶叶贸易更厉害还有些不服。

    明明大唐的起源更早,那宋朝的点茶戏还不是根据大唐的茶道演化而来。

    房玄龄点点头:“茶末也可以与奶茶同煮,比那容易破碎的绿茶方便运输。”

    杜如晦补充道:“草原人恐怕不仅仅是没蔬菜,也没水果,大唐完全可以把水果当奢侈品,高价卖给草原上的那些贵族。”

    李世民:“水果还是需要注重运输,储藏。”

    主管经济的戴胄激动道:“修路,从水路把水果从南方运来长安,再走陆路北上。运输越艰难,越得卖出个天价,让他们拿黄金来买!”

    曾经出使西域的裴矩:“没错!还有长安的各个外国遣唐使,都得收费,凭什么白学我们大唐的好东西?”

    工部尚书李大亮:“那什么果脯、蜜饯,相对来说好保存,但是新鲜的水果应该更受欢迎。北方缺水,干旱,这水果在贵族里应该很受欢迎。”

    “竹子与稻米杂交可以一试。”

    ……

    刚开始李世民还跟着一起出言划策,后来看到大臣们群情激奋,你一言我一语,索性不说话了,往后一靠,看着大臣们商量起如何坑外邦人,商量的那叫一个积极热情,仿佛世家之间的隔阂、派系不同的争斗通通消失了一样。

    李世民砸吧砸吧嘴,还有些遗憾,若是他宣布如何削弱世家、如何选拔民间人才时大臣们也能如此积极就好了。

    长孙

    皇后仿佛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冲他眨眨眼。

    李世民偷偷握住长孙皇后的手,在宽大的袖子中勾长孙皇后的手指头,长孙皇后的手指一缩,快速瞪了他一眼。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李世民顾不上儿女情长,坐直身子紧张地看向殿外。

    这莫不是哪里传来的什么军情急报?

    但是看到来人,他首先就松了一口气,是工部的匠人。

    “陛下,好消息!天幕说过的肥皂做出来了!()”

    “?()?[()]『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大臣们齐齐兴趣满满看向肥皂。

    只见巴掌大小的一块,看起来跟糕点似的,呈现豆油混合碱凝固后的乳黄色,看起来光滑凝润,的确比香胰子看起来好看,也比澡豆皂荚豆面之类来得方便。

    李世民起了兴趣,挥手让太监送上水和擦手的帕子。

    大唐时期的议政殿,皇帝的龙椅并不是明清时期那般的高高在上,而且大臣们是可以坐着的。

    大唐的君臣礼仪传自大汉。

    汉初,待诏博士叔孙通奉刘邦之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上朝礼仪。

    根据《史记》记载,汉朝的礼仪是:上朝之时,武将们站在西边,面朝东;文官们都站在东边,面朝西。皇帝出来后,文武百官依次向皇帝朝贺。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没人敢喧哗失礼。

    但是朝贺之后,大臣们是可以落座,或者说跪坐。在汉朝时还没有椅子。

    大臣们向皇帝汇报工作时,一般都跪坐。

    当丞相来上朝时,皇帝还要站起来表示尊重,因为相权可以制约君权,这也是为什么刘彻一上位就使劲杀丞相,为了分散相权加强君权。后世的文人对刘彻评价不高,也有他们的权力被收走、帝王更加独断专行的原因。

    从汉朝往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皇帝和大臣都坐着议事,君臣之间的等级悬殊并不是很厉害,皇帝的权力会被相权作为代表的官吏集团制约。

    到了赵匡胤时期,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更喜欢大权在握,集中君权于己身,故意趁丞相起身说话时撤丞相的椅子。

    从此所有大臣的椅子都被撤走,大臣们开始站着上朝。

    对此,朱熹还抗议过。

    朱熹老人家很实在地从自身感受出发,说:“陛下,废除大臣的座位很不好,君臣讨论问题往往耗时很长,站着说话很累。”

    众多老臣连声附和。

    但是没用。

    皇帝表示:不听。

    到了元朝时期,来自草原上的皇帝以自己的方式越发加强君王权力,要求官员跪着汇报工作。

    官员汇报工作结束,得到皇帝“平身”的许可后,才能站起来。

    南宋灭亡后,南宋丞相文天祥被押解到元大都,忽必烈要他行下跪之礼,文天祥拒绝了。

    ()    文天祥只是微微作揖(),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跪是你们胡人的风俗,我们‘南人’的礼节是作揖。”

    忽必烈不满也没办法,文天祥已含死志,连死都不怕,怎么会怕帝王之怒。

    明清不但继承了元朝的跪拜制度,大臣再也没有了朝堂之上坐着的资格,清朝时还实行“三跪九叩”,对外国使臣也如此要求,导致了不少外国使臣不满。

    此时的大唐贞观年间,大臣们上朝时正襟危坐,脚下有茵褥。

    皇帝是跪坐,面前有矮案。

    大臣要拿着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为了一起看天幕,李世民还吩咐御膳房给大家上了水果点心,气氛自由的像野餐似的。

    这样平等的地位也让君臣可以清晰地看到肥皂用来洗手后的效果。

    李世民先用水打湿手,然后擦了擦肥皂,作为帝王,他觉得自己有日日沐浴的条件应该是比较干净的,还笑着调侃尉迟敬德:“这第一次用肥皂肯定不能给敬德,不然肥皂立刻脏的用不了了……”

    谁知,再一洗手,铜盆里的水很明显的黑了,用洁白的丝绸一擦,丝绸也黑了。

    李世民老脸一红,尉迟敬德不给面子地哈哈大笑:“陛下,你也没好到哪里去!”

    李世民嘴硬:“肯定是朕早上用笔墨,墨水脏了手,是墨水……”

    “这肥皂看来的确是个好东西。”长孙皇后笑着解围,“陛下,能否让臣妾一试?”

    李世民把有些湿润的肥皂递过去:“有点滑,你小心。”

    长孙皇后接过肥皂,感受一番,洗手之后,评价道:“果然是滑腻香柔,不知道加入香料是否更香。还有其他染料,是否更为美观,看上去可以更精致。”

    贵族女子多有修习香道,花道,长孙皇后看到肥皂,听到工匠说可以用其他油脂代替,顿时想到了女子使用的香膏,口脂。

    宫中后妃使用的口脂香膏自然也是宫中匠人自己调制出来的,各种香味,各种颜色,长孙皇后觉得,肥皂应该也可以调制。

    这一提议顿时启发了众多男人们,

    李世民称赞道:“好主意!观音婢真乃朕贤内助!”

    把肥皂做得更精致,不就能卖的价格更高?

    工匠也得到启发,立刻承诺下去会尝试一下肥皂的调色和香料。

    朝中热议之余,很快又有了边境的信使,带来新的好消息。

    “陛下!好消息!突厥颉利可汗给大唐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李世民听到这句话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询问工匠:“牛脂羊脂也可?”

    工匠连连点头:“可!”

    他两眼冒光,听到数量万只羊的第一想法,就是好多羊脂!

    李世民满意点点头,马肯定是要留着做战马,羊先看看肥瘦,养着或者吃了,但是最后都免不了吃掉。以

    ()    前只是吃肉,现在羊脂多了新的用处,可以挣大钱,他顿时觉得突厥送的不是牲畜,是金山银山。

    李世民耐心询问起信使相关事宜,信使解释道:“听闻,突厥那边看不到天幕,但是他们能看到大唐的土地上有天降奇观,也掳掠过唐人,知道了大唐可以看到天幕。”

    李世民气压一沉:“掳掠我大唐百姓?”

    “没杀,打探完消息,放回去了。”信使立刻回复。

    李世民这才恢复了沉稳,听信使继续介绍。

    信使显然是有备而来,打探到了足够多的情报:“突厥那边现在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天神照顾大唐,大唐会越来越强大,不敢再与大唐为敌,应该交好。一派认为这样的奇观若是能得到必能一统天下,更加想要入主中原,抢占天幕。”

    尉迟敬德闻言给气笑了:“呵呵,想得倒是很美。”

    突厥大军压境搞突袭都没打得过他,现在还想入主中原,当他死了吗?

    李世民听到这样挑衅的话语也不生气:“先把羊和马匹接回长安,其余的稍后再议。”

    说着他忍不住叹息一声。

    “若是有更多的牛就好了,大唐百姓正需要牛。”

    提到百姓,大臣们也忍不住沉默了。

    民间需要的何止是牛,如今百废待兴,百姓不止缺牲畜,缺的工具也多。

    “下一期讲工业,希望多讲一讲如何快速制造工具。”李世民想起工部,天幕放出的劳动工具工部已经在打造了,但是冶铁技术在那,矿产资源也就在那,几周的时间,再怎么加快速度,想要让百姓家家一把江东犁也是很困难的。

    “农官已经筹集许多,陛下可以先总结一下,再给天下百姓传授种地经验。”户部尚书长孙无忌安抚道,招揽天下农官此事目前也是他在负责。

    谁知李世民听到总结经验,突然想起他给大臣们布置的作业,兴趣盎然问道:“对了,朕让你们编书,编的如何了?”

    他要求各个世家每年一本,现在天幕结束了,不知道进度如何?

    大臣们顿时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

    谁不想青史留名,但是编书真不是个人干的事,这才多长时间,陛下你是不是太着急了?

    .

    大唐贞观初期,一片君臣和谐。

    但是在宋朝时期,上上下下都很紧张。

    民间,一栋看起普通的民房内部,四周窗户紧闭。三名男子相继谨慎地抵达房屋前,特意看了看周围有没有外人,才小心翼翼进入房间。

    这个地方之所以如此谨慎,因为正是他们茶叶造假的地方。

    “诸位同行,从此日开始,我将金盆洗手,不干这茶叶造假之事了。”最先抵达的年长者朝两位一起干的兄弟拱了拱手,首先宣布自己今日的来意,“你们若是继续干,也别怪我不留情面。”

    出乎意料,他的兄弟们不但没有生气,还冷哼一声:“说得好像就你是宋人,我们不是似的。”

    长得白白胖胖的一人笑呵呵打圆场:“老大就这脾气,老二你又不是今天才知道。”

    “我们正好想到一块去了,都不打算干了。”

    白胖商人笑呵呵冲老大解释。

    虽然天幕早就提醒过,他们也知道大宋要亡国,还是被外面的草原人覆灭,但是从没想过,原来不仅仅是朝堂之中的君臣,他们这样的造假商人也参与到了其中,还是坏的影响。

    什么眼前的利益也比不上家破人亡来得重要,一想到未来的靖康之耻原来也有自己出的力气,只觉得羞耻。

    茶叶贸易原来不仅仅是为了钱,为了供养朝廷中那群废物贵族,也是为了换军马,为了边境对抗辽金西夏的敌人。

    这让他们还怎么能硬着心肠做下去?

    “实不相瞒,我昨天被老母亲指着鼻子骂丢人。”老大长叹了一口气,说出自己语气不好的原因,被老母亲骂了一晚上,后来又被妻子也骂,任谁被连着骂一晚上,脾气怎么也好不了。

    偏偏,还真是他做错了,硬气都硬气不起来,只能老实挨骂。

    老二闷声闷气道:“以后还是好好种茶叶,正儿八经做生意,希望多换一下好马。”

    圆胖商人老三听了一会,最后才说道:“我打算去西夏卖茶。”

    所谓的去西夏卖茶是委婉的说法,大宋正经的茶叶买卖都是官营,哪怕有官商,也是皇商。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本就是因为拿不到皇商资格才做假茶牟利,老三说要去西夏卖茶,意思是去做茶叶走.私。假茶要是卖给西夏,被西夏人砍了脑袋也没处申冤。

    但是大宋对茶叶走.私刑罚极为严格,尤其是天幕提到茶叶的重要性之后,只会更加严格。

    老二一惊:“你这不是找死吗?”

    老大想得深远一些:“你这是打西夏马匹的主意?”

    老三点点头:“就算换了马,不会培育自己的良马也没用,依然受制于人。”

    “而且除了马,打仗需要的东西太多了,还有军事地图等事。”

    他一番话说得两位兄弟沉思起来。

    老三看似笑面迎人谁都不得罪,其实最为圆滑狡诈有心机,当初这制造假茶的法子还是老三提到的,也是老三研究出来的。

    他若是真去西夏,或许真能做出一番成就来。

    看到两位兄弟明白自己的用意,老三继续道:

    “我不像你们有家室,孤身一人,真出了事也不会连累家小。”

    “天幕也说过大宋和西夏有很多茶叶走私,我掺和其中也不会被发现。”

    老大严肃提醒:“此事,天知你知,你知我们二人知,不可对第四人言。”

    “大哥放心。”老三郑重点点头,“我不信任大宋的官员,日后若是打探出消息,只会匿名送给边境的将士。”

    老二眉头紧锁,屡次想要提出跟老三一起干,但是想起家中刚出生的孩子,实在不忍心放下。

    此时听到这一句话,想到老三在大宋境

    内也需要人照应,老二立刻道:

    “朝中将士,我们帮你留意。”

    老三安慰地拍了拍两位从现在就开始担忧他的兄弟:

    “或许从今日起,我们也会是青史留名的人!”

    他的两眼熠熠生辉,仿佛已经看到了天幕在普天之下称赞他的功绩:

    “大宋都要亡国了,我也不争什么功名利禄,只求一个身后留名,将来青史上见!”

    同一个夜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有人在黑暗的军帐中磨剑,不多时,外面有蛐蛐似的叫声响了几声,他回了几声鸟叫,然后有人推帐而入,剑鞘在月光下反射出冷冷的光芒;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每一个都身上佩剑,行走间偶尔有盔甲碰撞的声音。

    当他们从军帐中走出,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

    突然火光冲天,军营响起夜晚不该想起的声音……

    有人在夜色旖旎之中,恩爱缠绵时刻,突然用床帐绞住了男人的脖子,然后狠狠用力。

    男人拼命挣扎,甚至蹬着床柱,引来了外面的声音。

    他看着进来的侍女还以为得救了,谁知道侍女见状,上来一起用力。

    “赵佶,你对不起女人,这条命,该还给天下女人。”

    最后时刻,赵佶听到了他的宠妾冷冷的声音。

    此后,眼前一片黑暗,陷入永恒的死寂。

    当赵佶的死讯传入宫中时,赵煦的表情甚至没有起一丝波澜。

    “官家,端王死了。”

    赵煦表情冷淡:“对外宣布暴毙吧。”

    从天幕提到过靖康之耻时,他就已经把赵佶父子贬为庶民,圈禁了起来。

    没有直接杀死,是因为不想背负杀害兄弟的恶名。也是他早就猜到,会有人按耐不住,直接对赵佶动手。

    现在,不就来了吗。

    至于是谁动手,已经不重要了。

    “官家,那葬礼……”

    赵煦没有听见一般,没有给予任何回复,这就已经是给予了回复。

    端王葬礼,百姓群情激奋,到处起义,哪有时间和心思给他大办?

    怎么悄无声息好怎么来。

    来人立刻懂了,行礼后悄无声息退下。

    他正好与急匆匆的信使擦肩而过,恍惚中听到了信使的声音:

    “军中哗变了!”

    因为路途遥远,得知军中哗变的消息已经是三天之后了。而君臣此时正在熬夜处理的,是民间到处起义的事情。

    赵煦狠狠闭了闭眼。

    重文轻武带来的后果,终于在他这个时候显现了。

    各路信使说着自己带来的情况:

    “民间四处有起义军。他们没有袭击官府,只是抢了粮食,然后送给守军,说窝囊废朝廷不能打,就用百姓的钱自己去养将士。”

    “军队哗变后只是斩杀了监军太监,然后奏请

    陛下要求打击辽金西夏(),

    ”

    “⒉()⒉『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大宋如果有多余的钱何必给敌人,要给给将士,他们一定会把大宋失去的土地重新拿回来。”

    “百姓说,他们本来就没田,努力挣钱交税不是为了养肥自己的敌人的。”

    ……

    赵煦咳嗽几声,用帕子快速接住,不意外地看到自己又吐出几口鲜血。

    可是他不能死,哪怕身体病弱也得强撑,现在赵佶也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