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殷离驾着马车,一路向城郊行去。他们虽说此行的目的地是峨眉,但走到现在反而离大都越来越近。
越靠近大都,城池管理的就愈加严格。
如今能住在城池中的,都得是大元子民,城中客栈饭馆为了伺候好鞑子的口味,少不得加些乳酪制品。
殷离吃惯了倒不觉得有什么,宋宁却一时难以适应。
自郊外入城的时候,走在路边就闻到从一家小饭馆里飘出与众不同的的饭菜香味,就想来尝尝。
因此,殷离办好了正事,就带着宋宁来下馆子。
这家小饭馆正是住在城外的农户闲暇时合力搭起来的馆子,用料都是自家地里的米和菜,做的都是家常菜。
殷离与宋宁都是习武之人,虽然只是两个小姑娘,却也要了满满一桌子菜。
后厨做菜的大婶陡然听到外面来了一桌豪客,连忙烫了自家酿的酒送出来。
“两位小姐,可以尝尝我们家的酒,虽然不烈,但喝过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宋宁闻言尝了一杯,像是米酒,但唇齿间还留有麦子酿造的出的香气,果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二人将桌子上的菜吃了七七八八,又添了两盅酒佐菜闲聊。
此时除了宋宁二人外没有其他客人,大婶也被殷离从后厨请出来坐在一起聊天。
只听大婶介绍说,自己是先前逃难时嫁到这里的,跟本地村子里的生养了一个儿子,儿子如今长大成家没有跟双亲住在一起,不过大家相隔不远时常都能见面。
只是如今各地时时兴兵起义,朝中时时就要加征赋税充做军需。
儿子正值壮年,有一把子力气种地做活,可还要养自己的小家,能给二老的帮衬有限,就得要这大婶跟她汉子自己想些法子。
他们如今年长,再种不了原先那么多的地,可是将地荒废了,也不是办法。
后来在村里人的建议下,同他人换了一块靠近官道的地,搭起一家小饭馆做做生意填补家用。
这馆子后面,就是婶子换来的地,上面种了各式各样的蔬菜粮食,刚好是快成熟的时候,抬眼望去就是一片正待收获的欣喜场景。
婶子在饭馆门口挂了一串铃铛,原本是为了请食客进门前招呼用的,此时秋风渐起,吹得铃铛串叮叮作响,声音清脆渐成不拘泥格式的乐曲。
三人聊的尽兴,又看到今年的收成有奔头,大婶抛开拘谨,放声唱出了一句乡间小调:“秋天黄黄呦~”
正要再唱,外面有人接上了下一句:“粮食满满嘞~”
婶子闻声脸上带笑站起身:“是我家老头子来了。”
说着,打开后门,果然看到一位农人打扮的老者挑着扁担走了进来。
“我看田里的菜长得好,又摘了不少下来,傍晚过路客坐进来,必然吃的鲜嫩。”
一抬头,发现自家饭馆里还坐着两位客人,连忙微笑示意,将菜挑进后厨。大婶也跟着进去帮忙一起收拾,时不时有交谈笑声传出来。
如此一个民生安乐的场景,是宋宁无论看多少书都看不到的。
她静静欣赏了一会儿,将眼前看到的场景一笔一画妥帖藏在心里,这才看向殷离:“咱们走吧。”
大婶适时掀帘走出后厨,手里拿着一小坛自家酿好的酒,就要往宋宁怀里塞。
“二位小姐点了这么多菜,已抵得上以往两天的进项。我们这没什么稀罕东西,也就家里酿的酒还算个礼物,送给二位。”
殷离见宋宁吃得舒服,顺势说道:“不知婶子还有这美酒,我们驾着马车来的,刚好想多买点带走。”
大婶闻言笑得连连点头:“有有有,之前刚起了五大坛子,卖完了一坛,新开一坛,还有三坛好好密封保存着。”
殷离递出一块银子:“那我们要一大坛。”
大婶连连摆手:“这太多了,再大一坛粮食酒都没有这个价。”
“那这锭银子就当是存在婶子账上的,我们吃得好以后还要来吃,后面您再把账目算好就是了。”听到殷离这么说,大婶才伸手将银子接下。
得了这么大一笔进项,大婶脸上笑开了花,连忙将丈夫从后厨叫出来:“快出来,这二位小姐要买一大坛子酒,得要你帮忙搬到车上去嘞。”
殷离本想说自己一人就能搬动,但见大婶大爷已欣喜地走了出去,只好笑着推宋宁慢慢走出去。
“我们算是大主顾了,婶子他们热情点也是正常,且让他们搬吧,否则你一只手抬起酒坛,才更会吓到他们。”
殷离笑着点头,正要说些什么。
院外突然传出一声惨叫。
二人顿时变了脸色,连忙走出去。
只见刚才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