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蝗灾来了(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存好几年,甚至只要保存得足够好,能储存更长时间。据说唐朝贞观年间,大家还在吃隋朝那会儿常平仓里头的存粮呢,可见那些粮食能储存多少年了!因着不好储存,朝廷根本不收土豆和番薯作为粮税,便是那些地主家里,也不收这个做租子。这就倒逼着下面的百姓只能尽可能种植稻麦粟米,在边边角角的地方种上一些土豆番薯瓜菜之类,用作补充。
如今为了防止蝗灾,叫北方数省种植土豆番薯,百姓倒是不会饿死了,但是朝廷怎么办,还有那些地主难道就真的不收租子了?
圣上气恼地说道:“这土豆番薯朕不是没吃过,与寻常瓜菜也没什么区别,寻常瓜菜可以做菜干,这个就不能做了?今年就叫北方那几个省用土豆干和番薯干做粮税,至于怎么个交法,你们合计一下。既然朕已经收这个做粮税了,下头那些人,要是不收,那就不要再收了!”
其实历朝历代,大家都明白土地兼并的危害。宋朝的时候完全不禁止,但却搞了个厢军,将破产活不下去的小民都给收入了厢军之中,叫他们勉强能有一口吃的,如此就能保持社会稳定。另外那会儿工商业非常发达,做不了农民,可以去做手工业,可以去做小生意,总归有一条出路。
本朝开国以来,也制定了许多政策,防止大户兼并民田,可律法是一回事,实际又是另一回事。东南那边商业发达,尤其是闽浙之地,本来也没什么土地能够兼并的,因此,大家有了钱,就开始搞点别的产业,搞织坊
,搞瓷窑,搞茶山,反正就是为海贸提供货源,养活了大大小小的海商,从中受益的也有许多水手,你不想出海,哪怕去码头上扛大包,也能混口饭吃。
但内陆地区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一些大商人,有了钱也是买地,实在不行,就是直接把银子铸成银冬瓜藏在地窖里面。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们也是一样,即便也叫下人开几个铺子,但是却不可能以这个做主要的收入来源。他们本身就具备不小的免税特权,自然乐意多置田产,不管是为了回馈宗族,还是为了留一条后路,还得光置祭田。可以说,但凡是个做官的,那么肯定就是个大地主,无非就是地多地少的区别罢了。
如今开国也已经过了一个甲子,只要一想一个甲子下来,上上下下出了多少官员,便是去掉一部分获罪的,剩下的那些就得占据多少土地!
这些人别看嘴上喊的都是与民生息,不与民争利之类的话,其实本质上都是不与自己争利!如今圣上说叫北方那些地主收土豆干和红薯干做租子,一些人就不乐意了。
那些小地主也就罢了,抗风险能力并不比普通的自耕农强到哪儿去。但是大一点的地主,一个个都眼巴巴盯着天灾呢!去年的时候,朝廷赈济及时,那些小民算是喘过那口气了,以至于他们原本想着趁机压价买地也只买到了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那些死在路上的灾民,找不到原主的,土地直接被官府划做了官田,也没落到他们手里。
今年若是真的再来一次大规模的蝗灾,他们反正是不相信朝廷能有多少余力赈济的,他们家里的粮食也藏在粮仓地窖里面,不怕被蝗虫吃掉,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到时候将那些泥腿子逼得活不下去,正好小斗出大斗入,不把地卖给他们还卖给谁?结果如今叫他们种什么土豆番薯,还想要他们收这个租子,这玩意放在自家干什么,养猪吗?难不成,自家就要白白做这个善人,一点好处都捞不着?
只是圣上开了这个口,下面阁臣也还算是有些道德底线,毕竟,这话传出去,那是圣上爱民如子,就是下面的大臣一个个刻毒寡恩,不将百姓的死活放在自己心上。
因此,一个阁臣先出来,试探道:“圣上,这土豆干番薯干收倒是可以收,但是收上来又该如何?”
圣上脸顿时拉了下来,麻蛋,朕养着你们是让你们
给朕分忧,给朕背黑锅的,如今反倒是叫朕来给你们出主意了!你们一个个都是死人吗?
倒是周振安出来说道:“这有什么不好办的,一部分混在军粮里头,一部分拿去跟牧民们交易。菜干我也吃过的,泡发了跟肉一块炖,香得很,牧民们倒是能有肉吃,平常哪有什么蔬菜,这些价钱给得低一点,不怕他们不要!”
圣上听了,不免露出了笑颜:“还是周爱卿能忠君体国,为朕分忧!”说着,便吩咐戴权道:“去将之前才敬上的紫檀嵌宝如意拿过来!”
戴权连忙将那柄如意捧了过来,圣上亲自拿着送到周振安面前,周振安连忙跪接了:“圣上恩赐,臣感激不尽!”
圣上笑道:“周爱卿是朕的肱骨重臣,以后劳烦爱卿的地方多着呢!”
其他阁臣在一边酸溜溜地看着,偏生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毕竟,人家终归是给出了个好主意,你们一个个做着各部的尚书侍郎,又是内阁阁臣,偏生这等时候,全无半点主意,别说什么赏赐,不讨打就不错了,还指望什么赏赐!
圣上诏令传下去之后,便是京畿之地,也有人多种了一些土豆番薯,毕竟,去年流民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虽说京畿之地乃是天子脚下,但也不能说天子脚下就不遭灾了!还是预备一下,以防万一为好。
顾晓这边也叫庄子上今年少种一些瓜果,土豆番薯多种一些,又叫他们多采买一些鸡仔鸭仔,平常就将它们散养在庄子里头,叫它们自个捉虫子吃草,真要是有了蝗灾,倒是可以叫它们直接吃蝗虫。
庄子上这几年收益都很不错,顾晓又肯赏钱,因此对这个主母都很是信服。顾晓一说要多养一些鸡鸭,他们便各处搜罗了许多,甚至还专门买了不少受精的鸡鸭蛋,将庄子上老母鸡都集中了起来,叫它们抱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