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第 135 章 穿越第一百三十天……(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135章到了年底,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起来,家属院的嫂子们也不例外。
部队的工资,在整个黑省来说,都算是高的,而漠河市好多物资,其实买不到。
有些条件不错的嫂子,便愿意去哈市去置办年货。
那边的百货大楼不止是种类齐全,连带着衣服布料,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毕竟,哈市可是祖国大儿子,又接近老毛子边界的地方,以至于这里不管是经济还是实业,发展的都非常迅速。
而赵春兰虽然日常抠门,但是到了年底就大方了起来,对于赵春兰来说,辛苦一年到头,就指望过年的时候松活松活了。
所以,这才来问的沈美云。
沈美云听完后,她意外了下,“去哈市赶集?”
“对啊,哈市那边物品齐全,而且价格也比咱们漠河市低一下,我跟你说——”
赵春兰压低了嗓音,“那边还有好多蓝眼睛,金头发的外国人,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反正每年年底去哈市的时候,她也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为了看这个。
沈美云思忖了下,“我也去。”
家里确实也该置办一些年货了。
“那咱们一起。”
“还有玉兰,秋梅,以及秦团长的爱人,李霞。”
沈美云嗯了一声,“我回去收拾下东西,你们在家属院门口等我。”
她回家到了抽屉里面,拿了钱和票,思索了下,又背着一个包,放了军用水壶进去。
这不,刚要出门的,顺手拿了挂在衣架子上的红围巾,围在了脖子上。
在出门之前,还有几件事要办。
第一,自己还要去养猪场那请个假,她算是有工作的人,这平白如故的不去,自然要提前说一声。
第二,她去了哈市,那家里的绵绵就要交给季长峥来带了。
想到这里。
比起让绵绵在家里,她更想带绵绵去见下世面。
毕竟,七十年代的哈市,她曾经也只是在电视上才见到过。
不过一瞬间的功夫,沈美云脑海里面便转了好几个念头了。
出了门,便让人去养猪场带了一句话,旋即,找到了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的绵绵。
沈美云对她招招手,“过来。”
绵绵立马小跑着过来了,她穿着一件但黄色棉服,带着一个白色线绒帽,一张小脸冻的红扑扑,别提多可爱了。
“妈妈,怎么了??”
“妈妈要去一趟哈市赶集,你想去吗?”
这话一落。
绵绵眼睛一亮,“我要去。”
“那好,路上要跟着妈妈,不能乱跑知道吗?”
绵绵小鸡啄米一样点头,“我知道的。”
和小伙伴们告别后,沈美云则回去给绵绵戴了一双手套,给她全副武装起来,这才领着她出了家属院。
她到的时候,赵春兰她们几个已经在等着了。
不过,在看到沈美云还领着绵绵过来,她顿时惊讶了下,“你还带绵绵啊?”
沈美云点了点头,“带她出去看看外面。”
赵春兰羡慕道,“要是我家二乐有你家绵绵,这么乖巧,我也把他带上了。”
沈美云笑了笑,没接这话。
大人出门都嫌带孩子麻烦,但是她从来不觉得。
绵绵看了看几个大人,想了想,低声道,“二乐也会很乖的。”
这——
赵春兰犹豫了,拍了下大腿,“算了,我去把二乐也喊上。”
一年就这一次出门的机会呢。
转头就去把二乐喊了过来。
一边拽着,一边嘱咐,“你去哈市,最好是给我听话点,不然下次妈妈不带你了,知道吗?”
没喊大乐是因为,大儿子的性格她知道,宁愿在家读书,也不愿意出门的性子。
喊也没用。
二乐乖巧地点了点头,“我会听绵绵姐姐的话。”
这让赵春兰满意了。
沈美云心说,教育孩子不是这样教的,但是二乐又不是她的孩子,所以她也没管这个闲事。
倒是,沈秋梅看了,她摇摇头,“还是你们脾气好,反正我出门打死是不愿意带孩子的。”
太麻烦了,一会要这个,一会要那个。
还哭还闹。
实在是头疼的厉害。
旁边的秦团长的爱人,李霞也跟着点了点头,“我家四个孩子,我是一个都不打算带的。”
带了这个,不带那个,回去又是有的吵吵。
沈美云笑了笑,“那咱们这就走?”
就她和赵春兰带孩子了。
“成,早点赶车过去,晚上还不一定能回来呢。”
哈市离的远。
“若是晚上回不来,咱们可就在那边招待所了。”
赵春兰算是轻车熟路的,“哈市的招待所,真是舒服,还提供热水,咱们算是军人家属,而且还有优惠。”
不过比起住家里,还算是贵一点。
听完大家的话,沈美云对哈市越发好奇了起来。
从漠河到哈市,还挺远,光车都转了两辆。早上七点多从家里出发的,抵达哈市汽车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大家都饿的头昏。
得亏沈美云习惯了,身上装点糖果瓜子什么的,还带了一壶水,不然这一路上真坚持不过来。
当然,绵绵身上也有。
靠着那糖果和瓜子以及水,她们还算是比较好的了。
“我是真没想到,从咱们漠河到哈市,竟然这么远。”
这都坐了了大半天了,比她回一趟娘家还远,从漠河市到前进大队,坐汽车也才两三个小时呢。
来一趟哈市的时间,都翻倍了。
赵春兰也没好到哪里去,她饿的眼冒金星,“以前二十点就能到,今儿的这是路上遇到了大雪拦路,绕了一圈,可把人给饿坏了。”
她牵着二乐就下车。
“走走走,赶紧去买点吃的。”
沈美云他们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她也跟着牵着绵绵下车,一下车就看到了周围的景象。不得不说哈市就是大城市,周围的路都很宽,来来往往还有小汽车。
来往的众人,有穿棉猴的,有穿列宁装的推着推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穿过绑着红旗的防洪纪念塔。
脸上的骄傲和体面,更是掩都掩不住。
这一看就是吃供应粮的,身上的精气神都不一样。
偶尔还能过几辆小汽车,要知道这小汽车在漠河市的时候,一上午都见不到的。
但是,她们来这一会会,都已经见到了三辆了。
这让,沈美云有些意外了下,“哈市这边城市真不错。”
显然就算是比起北京,都差不了多少。
尤其是,她还看到了不少女同志,都烫着卷发,穿着大衣,脚上还有穿高跟鞋的。
说实话,光穿着打扮这一方面,都要比漠河市那边好上不少。
她这话一落。
路边的行人,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刚想说哪里来的土包子,但是一转头就对上沈美云那一张过于让人漂亮的面庞时,那土包子几个字顿时说不出来了。
实在是对方的打扮比他们这些本地人还时髦洋气啊。
这一看,就是从北京上海来的,只有那种大城市,才能养出面前这位女同志身上的城里人。
想到这里,那路人竟然当起来了东道主。
“第一次来我们哈市吧?”
沈美云意外了下,大路上会有人跟她打招呼。
她点了点头,四处看了下,“确实是第一次来。”
“那你可要好好玩一玩,我们哈市的儿童公园,防洪纪念塔,松花江畔以及工人文化宫,都是不错的。”
沈美云笑了笑,“谢谢您了。”
“我们这会刚下车过来,不知道这附近哪里有便宜实惠好吃的?”
那路人一听,“你这个点可不好买到饭哦。”
这会是下午两点多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沈美云她们对视了一眼,“路上耽误了,国营饭店不知道还有没有?”
“那多贵,这样——”
“你们要是信我,就往前走两条街,左拐看到门口挂了一个白牌子,让那老两口给你们下一碗面吃。”
这是意外之喜了。
沈美云朝着对方道了谢,等对方一走。
旁边的赵春兰就忍不住道,“我来哈市这么多次,还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路人。”
“以前遇到的,都嘲笑我们是乡下来的。”
旁边的沈秋梅看的明白,“刚那位同志,是看在美云的面子上,这才主动介绍我们的。”
“好了好了,甭管看到谁的面子,快去找个地方吃饭,我都要饿死了。”
这是实话。
这一说,几个人自然按照原先路人指着地方找了过去。
走到一半,“对方该不会是骗我们的吧?”
这——
沈美云想了下,“过去看看,如果是骗人的,我们就离开。”
“反正咱们这么多人呢。”
“也是。”
走了两条街到了以后,果然看到了一个挂着白色的招牌,上面写着张记阳春面几个字。
沈美云他们就知道,找对地方了。
“同志,这个点还有阳春面吗?”
做阳春面的是个老头子,“有,你们是从外面过来赶集的吧?”
沈美云她们点了点头。
“那你们要在这里歇息一晚上咯。”
老头子站起来,把煤炉子打开,等蜂窝煤烧旺了起来,钢精锅里面的水也跟着沸腾了起来。
“一碗阳春面三毛钱,□□票,你们要几碗?”
“三毛啊。”
赵春兰觉得好贵,但是转念一想,出来都出来了,也不差这点钱了。
于是,她便说道,“我要一碗,面汤是可以随便加的吗?”
老同志看了她一眼,不意外,“面汤随便喝。”
“那行,我们都要一碗。”
“四个人,就是四碗。”
沈美云和绵绵共吃一碗,反正她想着不够吃了在说。
那老同志点了点头,就开始忙活起来,下的是那种细面,圆滚滚的,往开水锅里面一丢。
便跟着煮沸了飘了起来。
他便在旁边的案板上忙活,摆了四个海碗出来,每一个海碗里面倒上了酱油,盐,葱花,最后又舀上一勺,白花花的猪油放进去。
用着大铁勺子盛了一勺子滚烫的面汤倒进去一瞬间,猪油就跟着漂浮了起来。
一股难以言说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了起来。
“他用的是猪油啊。”
那么大的一勺子,全都加进去了,难怪卖那么贵,要三毛钱一碗。
“我们家阳春面有几十年了,用的都是自己炼的猪油,自然不会砸招牌。”
老同志用长筷子,在锅里面一捞,一人一大筷子的面条就放了进去。
白色的面条,不搀和一丁点的粗粮。
看的大家都忍不住咽口水起来。好在老同志,也是知道她们饿的厉害,在盛好后,便让老伴帮忙端了过去。
“好咧。”
“可以吃了。”
当阳春面端过来的一瞬间,大家都跟着安静了下去,下意识的盯着那面碗。
白色的面条煮的恰到好处,上面飘着一层晕开的油汤,点缀着翠绿色的葱花。
老同志知道他们还带了两个孩子,还特意递过来了两个空碗。
沈美云接了一个过来,挑了一筷子面条进去,又兑了三分之一的面汤。
递给了绵绵,“小心烫。”
绵绵点了点头,用着筷子挑了面条起来,咬断后,眼睛一亮,“妈妈,这个面好好吃。”
沈美云也喝了一口面汤,那热气从口腔一直蔓延到胃里面,四肢百骸都跟着温暖起来。
这一瞬间,她觉得幸福的不行。
“喜欢吃的话,妈妈回去做给你吃。”
绵绵点了点头,小口小口的吃着。
旁边的二乐则是凶残许多,直接捧着碗,就要往嘴巴里面倒,被赵春兰打了一巴掌,“慢点吃,饿死鬼投胎一样。”
二乐挨打了,也不生气,“这个好吃,妈你回去也给我做。”
赵春兰心说,这阳春面又要猪油,又要细面,这谁吃的起。
她没应,只是把碗里面的阳春面,又扒了一半递倒到他碗里面。
“一次吃好。”
二乐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绵绵,“我吃不完。”
“妈,给你。”
他又还了回去。
这让赵春兰心里不是滋味起来,她心一狠,咬咬牙,“你们还有要吃的吗?我和你们共买一碗。”
她一个人在要一碗,三毛钱她舍不得,但是两个人一起平摊一碗的话,就是一毛五。
这也不是不能接受。
沈秋梅和李霞都舍不得。
沈美云看了看绵绵的那一碗,也快吃到底了。
到底是饿了那么久,饭量也比平时多一些,她想了下,朝着赵春兰道,“春兰嫂子,我俩共同点一碗。”
赵春兰感激地看向她,“谢了。”
她转头朝着老同志喊,“老同志,我们在要一碗阳春面。”
对方点了点头,开了煤炉子的火,继续做了起来,显然对这种两人合买一碗阳春面的动作,并不意外。
他们家阳春面卖的贵,好多人都舍不得,但是味道又实在是好,也有人合伙来点的。
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个。
不一会的功夫,又一碗阳春面做好了,对方端过来后。
沈美云和赵春兰一人要了一半,兑在自己碗里面,接着又给绵绵和二乐分下去。
俩孩子难得饭量都这么大。
有了这一碗多的面条加入后,不止孩子们吃饱了,就是沈美云和赵春兰也吃饱了。
等付钱的时候。
沈美云付了四毛五外加三两粮票,赵春兰也是,只是看到沈秋梅和李霞,一人就出了三毛钱后。
赵春兰又有些心疼,“我真是管不住这一张嘴,吃这么多。”
多了一毛五,够买好几个鸡蛋了。
沈美云倒是淡然,“难得出来一回,一年就一次,说不得这阳春面也是一年吃一次,想开点,吃到嘴里肚子舒服了就行。”
赵春兰听到这话,跟着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想了。”
和那老同志打听了,赶大集的地方。
“早上的大集会比下午的好,我是建议你们找个亲戚家,或者说是招待所住一晚上,明天早上去赶集。”
那老同志这建议倒是实在。
沈美云她们道谢后,这才离开。
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找了个招待所,因为都是做足了准备,所以连带着证明都是开的好好的。
在加上她们是军嫂的缘故,招待所的干事倒是没多为难她们。
很快就开了房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