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下休耕轮作制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首先摘抄一段定义:

    休耕,农业术语,不是让土地荒芜,而是让其“休养生息”,用地养地相结合来提升和巩固粮食生产力。

    休耕往往伴随着轮作。

    轮作,农业术语,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依次种植不同的作物,以保护土壤的生产力。这种做法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害,同时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古代东西方都有类似的休耕轮作制度。

    以中国为例,睡虎地秦简田律言“受田”分“垦”与“不垦”。

    “不垦”的就是休耕地。

    周礼大司徒曰:“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东汉郑众释曰:“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地薄,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

    也就是说,300亩地里面,非常肥沃的100亩每年都种、差一点的一年隔一年种、再差一点的种一年休耕两年。

    氾胜之书曰:“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

    这里已经明确说明,如果连续两年庄稼长势不怎么样,就要休耕一年。

    当年也有连续种的。

    战国时就有,西汉时更多,可能人口增长后没有那个条件休耕了。

    到了东汉,连种愈多,休耕慢慢减少,大概还是因为人口压力。

    说完东方,再说西方。

    欧洲中世纪时也有古老的休耕轮作制度,且一直延续到了17、18世纪。

    这个时候,资料就很详实了,没有休耕轮作的技术细节,只提了名词,而且17世纪的中国早就不存在多少休耕轮作传统了,原因大概还是人口爆炸。

    众所周知,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农业主要还是庄园制,和中国魏晋时代有些类似。

    他们的轮作休耕制度很简单,也被称为“三圃制”。

    即地大体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叫“春播地”,一般种豆子、荞麦等农作物。

    第二部分叫“秋播地”,一般种小麦、黑麦之类。

    第三部分叫“休耕地”,一般种牧草或经济作物,或者干脆什么也不种,荒废一年养护地力。

    这种制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粮食。

    到了17、18世纪,因为人口开始大幅度增长,以及航海贸易的盛行,欧洲国家的休耕轮作制度开始了改进,且带有大量的经济作物特征,主要是牲畜,因为人要吃肉和奶。

    以人口最密集、商品经济最发达的低地地区今荷兰、比利时为例,一个典型的庄园运作模式是

    第一年:

    春播地A种荞麦。

    秋播地B种黑麦。

    休耕地C种牧草低地一般是苜蓿,法国是驴喜豆,西班牙是紫花苜蓿,注意,这都是豆科牧草,有根瘤菌固氮,能从大气中吸收氮元素,固定到农田里,增加养分。

    第二年:

    A种豆子有根瘤菌。

    B种牧草,庄园主规定第一年种植黑麦留下的茬要翻耕后留在地里,然后在此基础上种牧草或芜菁,主要是喂养牲畜,但有时候也会不收获牧草,选择将其翻耕入泥土中,作为绿肥留在地里。

    C种小麦。                <a style="font-size:16px;" href="javascript:%24('body,html').animate(%7BscrollTop:0%7D,100);">↑返回顶部↑</a>

    从两年的对比来看,第一年C是休耕地,第二年B才是休耕地;第一年B是秋播地,第二年C变成了秋播地

    第三年:

    继续轮耕。

    这里额外提一句,为什么欧洲人喜欢换着种农作物呢?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