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牵钩(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西汉生活日常》全本免费阅读.cc韦仁瞪圆了眼睛:“为什么?”
“庶人不可用盖。”
韦仁目前接触到的关于规制的知识大多都是材质和规格方面的要求,比如平民不能着彩衣、不能坐马车,但总归平民可穿衣、也可坐车,还没有什么日常的东西是官吏能用,而普通百姓完全不能用的。
韦仁怀疑是不是自己没说清楚,解释道:“阿母,我说的不是用在车上的华盖,就是一种雨具,和蓑衣斗笠一样的。”
赵氏夹了一块腌萝卜条,放入口中后细细咀嚼,半晌后才说:“称呼不重要,在典仪里,‘盖’就是卤簿,是王公贵胄、官员大臣出行时用作仪仗的器具。”
韦世然这时插了一句嘴:“我看到过孙赏坐过有黑色伞盖的车,是他阿翁的车吧?”
赵氏点头:“三百石以上、千石以下的官员用皂布盖,你们阿公亦是如此。更加详细的典仪我就不清楚了,你们若好奇,待你们阿翁休沐,你们自去问他。”
这万恶的封建社会,使个雨伞还要分成三六九等,韦仁不吐不快,讥讽道:“最初发明伞盖的人肯定是想让它为万民遮风避雨,而不是让它给权贵做什么仪仗的。”
赵氏斜一眼韦仁,语气淡淡:“‘礼藏于器’,无论最初伞盖是做什么用的,在它被赋予其他意义时,它就不仅仅是伞盖了。‘礼’不可废,‘器’自然也不可乱用。”
赵氏最后一句明显是在告诫韦仁以及可能帮韦仁传话的韦元茹:不许让李四郎做伞。
韦元茹本就无所谓,韦仁听赵氏连“礼”都扯出来了,也知道有生之年持伞漫步在毛毛细雨中的情景是不可能出现在他身上了。
赵氏见二儿子怏怏不乐的模样,缓了缓口气:“四郎、五郎,你们以后还会不断遇到类似的、权贵可做而你们不能做的事。若是心有不甘,你们就要好好读书,如你们阿公那般,以学问晋身,成为朝廷的官员,若能因功封爵,你们受到的束缚就会越来越少。”
这还是赵氏第一次提及对两个儿子的期许,韦世然忙放下筷子和碗,向赵氏恭身应是。
韦仁却有些犹豫,他……他可没想过当官啊。
韦仁的梦想一直是拥有一间自己的医馆,上辈子这个梦想几乎就要实现了,结果一个闭眼加一个睁眼,一切成空。如今虽换了个时空,韦仁尚未对未来做太过明确的计划,但心底仍是隐隐惦念着他那家名为“决明”的医馆。
有韦世然的迅速反应做对比,韦仁的犹豫就分外明显,厅中几人不由纷纷将视线投向韦仁,韦仁诚实地说:“阿母,我没想过做官。”
赵氏并不意外,也没有不满,毕竟韦仁还小,哪怕是韦世然,恐怕也不太明白何为权贵。赵氏倒是有些好奇:“那你以后想做什么?”
韦仁没直接说当大夫开医馆的事,等时机合适,他会慢慢展现出对医学的兴趣,赵氏自然就会知道了,现在嘛,韦仁采取拖延战术:“等我想好了再告诉阿母?”
赵氏轻笑:“好。”
聊了些严肃的话题,早食的气氛便不如往日那般轻快,后半段的时间里,几人都没有说话。
不想,仅仅一刻钟的时间,外间的雨突然变大。
韦仁站在屋门前,隔着檐廊,看着雨水砸在大地上溅起的高高低低的水花,忍不住想:就算是披着蓑衣坐在车上,到学馆估计也会被淋湿,要不和赵氏说一说,今天请假得了?
站在一旁的韦世然却已经很有经验地转回头,望着赵氏问:“阿母,今天不用去上学了吧?”
赵氏也透过敞开的屋门看到了外面的瓢泼大雨,颔首:“若辰时前这雨还不停,今日就不必去学馆了。”
韦世然欢呼,韦仁也有点儿高兴,二人回到食案前,又各自让人盛了半碗粟米粥,配着小菜补了顿加餐以示庆祝。
虽然韦仁和韦世然摆出这副模样,不用想就知道二人很难踏实下心去自习,赵氏也没把他们拘在身边,只叮嘱兄弟两个必须完成每日的练字任务,在雨稍微小一些的时候就放他们回去了君子院。
韦仁想在院子里摆上盛器,他在窗边的榻上一边开着窗子听雨一边睡觉,韦世然则想在院子里踩水玩儿。听起来都是小事,但谁敢让他们吹风和淋雨呀?真要因为这个受凉生病,韦仁和韦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