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大三上十一月(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爸相处。他们对我越是严格,我心里越是叛逆,我还是不成熟吧,还是那样,我如果在努力,父母还对我说要努力,那我就会愤怒,总让我觉得明明我自己知道在奋斗却像是我是为了你们奋斗或是我不懂事,不被信任。可是那父母和我很开心的时候那又是什么?让所有人羡慕的家庭氛围又是什么?因为我没有做父母所以不懂,这句话也让我生气。换一种假设,是换一种思路,因为我周期性的压力爆发让我很down,在这种生气的时候总会把一小点的烦恼或不满夸张放大,所以让我有爆发点,过激古怪的想法只在这时候有,发泄过后一切又好了。所以对于父母我只是对最亲近人的挑剔发泄,再本身就是我的胡思乱想。我总是认为自己可以做很多事的,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所以不断给自己加压,长期积累就会爆发,可是平静的时候一切在我又太美好了。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我又会觉得自己的肤浅可笑,我的事有什么可气的呢?还有太多的事要做。我不断给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又要靠自己一个又一个地想通解决,我的想法,因为我不想就会死吧!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过程,一个成熟的过程,我知道自己很坚强,积极和达观,静下来做喜欢的自己吧!有些问题,不想就没有。
2013年11月16日星期六未知
《挪威的森林》,结束。
连续看的这两本日本小说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似乎我连在看书方面都很幸运,在对的时间看对的书。我可以理解浩子对这两本书迷惘的地方,毕竟没有经历是不会懂的。
渡边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作为我的理想对象,我有孩子那样的疯狂和反叛(没有那么过分),也初美那一部分的对爱的执念,还有就是也是渡边那样一类人。仍旧是因为那几句可以表达我的话,让我爱上这本书的。我的状态其实也是这样,作者认为自己总在十七、十八岁徘徊,可却猛然发现自己已经二十多了。我也活在自己的世界,偶尔会感到孤寂,但多数时候仍旧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对永泽我也是崇拜的,做一个绅士,一个做自己该做的事的绅士。一个人死了就停留在那个永恒的年纪,相月的死是直子和渡边永远的痛,似乎是因为我仍未经历过与我有关的“死”吧!这点我理解不了。我不理解为什么对“性”那样好奇和执著,但是看到绿子,我笑了,我知道自己没有病,很正常,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那样直率可爱。我很喜欢敢死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是单纯的惹人怜爱的那种,又或许是他的与众不同吧!
这两本书的男主都是文艺狗,书和音乐,也是自认为不同的,这也更让我认定自己所做的所想的是对的,我只和同我一样的人一起。是怎样的清高和不屑。晚上木木来电话照例聊了很久,她正在经历我已经历过的阶段。母性情怀的体现和在感情上花费大量时间。她说我是走在了她的前面,是她人生的导师,她开窍的太晚,在人情世故上太迟钝了。我想,这些东西都是要经历的吧!不过顺序不一样。就像有些东西我现在才开始意识到,但别人早就开始做了。木木说我们总说自己得到了很多,其实是在自我要慰,这一句话我有那么一瞬间的不快,所以这句话是真的,代价太大了。那现在做的,也只能是可以做的,当然,我不是庸俗之物,所以我不是在工作,是在努力!比如这一本日记。
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晴
对于这个时刻我无非也就是要找一个地方把这篇日记写了,上节水文统计的课我的眼睛和头完全不听我的指示。又开始对这周围的一切感到厌恶,就是一个词:“可笑。”
《城市之光》其实是一本推理小说,不过对我来说,重点不在于推理的部分,我喜欢的是在那个时代的女性的反叛。即使在现代也有被认定为女性不应该涉及的事。我很喜欢花村英子和别宫,这是一个等级在人的意识中万分森严的社会,即使英子很“开放”,但也承认身份有别啊!真正的世家是有他自身强大的道理的,胜久、丽子和道谛是狗原家的孩子,只是看,就知道他们的厉害,冷静、理智,这是从小所见和受的培养。一直记着的是别官对英子说的话:“如果您认为住在那种房子里的人就没有幸福的话,我觉得那是一种傲慢。”不管怎样去看,我们都只能是别人生活的窥探者,只有真正置身心于那种环境,才有可能去了解到其中的分毫,毕竟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人格,因为所在的层面不同,所以思考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吧!
浩子有发来国学大师推荐的读书方式,先看的是梁启超建议清华学子多多阅读国学经典,我自问看的中国经典实在太少,也不知一时该从何处做起,想来是自己太浅薄。后来又瞥见徐志摩所写,很轻松又很沉重。他所举的那三类人:一是看了不下二干本书的人;二是环游了世界几圈的人;三是朋友遍天下的人。徐说他不敢用“看不起”这三字,因为太奢侈,所以只是表达他并不认为三类有何“大牛”,他反倒尊敬那些把一本书一个人研究得彻底爱到骨子里的人。我毕竟是太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