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作家沙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事,便在明报大楼里四处闲逛,看一看编辑部的老师们平日里的工作日常。

    其中也有人认出了林书平,立即便拿着一本《明朝》便兴奋跑过来索要签名,林书平的繁体字写的并不顺滑,但为了照顾这位香港读者,还是写下了“林?平”三字。

    结果这一签名画面被其他编辑看到,纷纷小声询问打听。

    然后下一刻,整个编辑部的编辑们都离开了岗位,几乎人手一本《明朝》过来索要签名,各种马屁声不断,甚至有人声称林书平是当代叶圣陶,是第二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只因为林书平在《明朝》这本书中经常妙语连珠,让人阅之,大为过瘾

    叶圣陶?

    林书平颇为意外,但还是谦虚回应,手中签字笔始终未曾停下,疲于应付。

    另一边,总编潘粤生在处理完工作上的事务后,见到这一幕后,微笑以对,等林书平给编辑们签完名后,他便再次热情邀请林书平前往自己的办公室,“我办公室有许多内地作家们的书信,我与他们常常联系,以

    笔友相称,其中还有叶圣陶叶先生的真迹,他今年年初在京逝世,实在是华语文坛一大憾事。”

    办公室内,潘粤生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串钥匙,打开书架上的玻璃柜锁,从中拿出一个手掌大小的锦盒,“你可以看看,相信会有让你感兴趣的作家。”

    “这是潘总编的私人书信?我拿来看的话,不太好吧?”

    林书平心里抓耳挠腮似的,但言语上却还是委婉了一番。

    “这些书信都是正常的书信往来,不涉政治,也不涉宗教信仰,我日后还打算把这些书信公开,印刷成册发行,所以不必介怀。”潘粤生说着,主动按出一封递给林书平:“能入这个锦盒的,都是文学大家的书信,这是中华文学界的宝贵文化遗产,除了这一盒外,我家中还藏有一些……”

    说起这些的时候,潘粤生脸上闪现出一丝得色,显然对持有这些书信很是自豪。

    而事实上,这些书信也的确是潘粤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的,香港毕竟还未回归,但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却始终保持。

    早些年,潘粤生就萌生过与内地作家们交流的想法。

    因此通过各种人脉关系,搞到这些作家们的联系方式与邮寄地址,隔三差五就写信问候这些文化人,久而久之就积攒了数十位作家们的亲笔书信、手稿和照片等。

    这些在后世都是积极珍贵的文化资料,许多年后,潘粤生也的确把这些书信、手稿、照片等集结在一起,推出了《这情感仍在你心中流动》这本图书,并在图书中通过多角度呈现出这些文坛名家的风貌。

    喜爱窥探别人隐私是每个人的天性,尤其是这些历史名家,林书平自然也不例外。

    他接过潘粤生递来的书信,打开来后,顿时瞳孔一缩,“顾城?”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如今在内地诗坛可谓火的一塌糊涂,是大陆诗坛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去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今年被报道隐居在新西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不过按照后世发展轨迹,顾城在五年后,也就是1993年的10月8日,因在新西兰寓所遭遇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致死后,于一棵大树之下自缢。

    林书平抬头,再次确定道:“我能看吗?”

    “当然!”潘粤生甚至露出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样,示意林书平快看。

    林书平旋即便把书信打开来,稍微扫了一眼,心中却是略失所望,跟他想象中的一些故事画面不同,顾城与潘粤生的书信往来过于官方,都是代表着各自的立场向彼此礼貌问候,并在书信中发表了各自对香港、大陆之间的个人看法。

    基本上都是相互吹捧,非常客气礼貌。

    类似韩寒多年后在博客指着各种文坛大佬骂街的画面,根本没有。

    但这并不妨碍林书平继续欣赏这些书信。

    他从字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