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十岁上下的女孩推开了门,穿着肥厚的棉服棉裤,半个身子探进来,像一只卡在门缝里的企鹅。杨淞赶忙招了招手,示意她赶紧进来坐。
小姑娘说自己叫马燕儿,把箱子放好后,不紧不慢、里里外外地围着杨淞转了个圈。
她一拍她的肩膀,“放心吧老姐!冲你这姿色,我肯定给你整的明白儿漂亮的!就搁屋里画妆?”
“对,里边同事还在睡觉,就这吧。”
马燕瞅了一圈这个不大的、像厕所似的地方,又凝视了一下头顶锃光瓦亮的灯泡,半天憋出了一句:“这采光和我舅的脑袋似的,光磨醋溜的,一看这就不是过日子的地儿。”
杨淞被逗笑,应着头顶灯泡发出微亮的光点点头,“我们也是暂住一下,这个景点采样结束了还得去下一个呢。”
“得夺久啊?”马燕问。
“大概三个月....?”杨淞仰头想了想,帮马燕把化妆箱搬到了梳妆台上,又搬了张椅子坐下。
化妆箱的自带的化妆灯晃得杨淞睁不开,她索性闭上了眼睛。
马燕儿边打底边开始叨叨起来,“老姐,听说你是搞什么....三维的?”
“实景三维建模。”
“那啥是实景三维建模啊?”马燕儿一脸疑惑,“实景我知道,就是搁高德里头导航,可以选择那个实景导航。”
“对,就是通过一些现代设备实地测距,通常运用到一些名胜古迹或是文物修复上。”
“专家?那听你这么说可是真专家,”马燕儿眼底泛起兴奋,“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活的专家呢...”
她又拿出一把细齿梳和夹板,开始帮杨淞梳头,“那种发明调休应该被拍死的砖家不算....”
“帮专家老师做造型,我得拿出十万分力气。”
杨淞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她这辈子还没和谁聊天的时候,三句话喊自己三次’专家’。
她怕大半夜笑出声吵到室友眼睛。
“我叫杨淞,你叫我名字吧。”
??“好的杨老师。”
一时间,‘专家’成了禁词,取而代之的是不绝于耳的‘老师’。
“杨老师你是不知道我为了找你费了老劲了。电视台跟我说这边房子住满了,为了省钱我找了个村上的农家乐,天蒙蒙亮我就从东头走过来了,十分钟不到的路,路上风差点没给我冻死。”
“杨老师你是哪儿人啊?我是纯东北银。你觉得我说话有口音吗?”
“我寻思我妹有口音呐。”
“...........”
“杨老师你咋不说话了?.......”
“.........”
杨淞小鸡啄米似的耷拉着脑袋,忍住想要睡着的冲动,回答道,“嗯...”
他们东北人三更半夜也这么热情的吗?
杨淞一一把小姑娘的话回答过去,嘴上就已经忙不过来了。
“画好了杨老师!!”
不知过了多久,小姑娘喊了句老师,所有的妆面已经整顿完毕。
天还没亮,杨淞离节目组约定的时间还有三十分钟,为了防止自己在温暖的地方睡着,杨淞决定背上行囊提前出门,运气好的话,还能顺便看看雾凇。
-
如果在东北的雪夜行走能够发表情包,杨淞觉得一定是那张出自张译老师的“在生活的暴风雨中艰难前行”。
她扶了一把肩上将近十斤重的登山包,里面装着比炮还大的倾斜数码航摄仪,手紧紧蜷握着身长接近一米的全站仪。
户外气温逼近零下30℃,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她每走一步还要避开小兴安岭坡面挖方裸露而形成的地下水冻结,这在绥棱的公路上尤为常见,业界称其为“涎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