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乾旦(1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但听孔殿承唱完第一句,这些人就察觉出不对劲了,这哪里是“如出一辙”啊,分明就是程祖原唱。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是同样的怀疑。

    又听了一句,得到确认后,黎风年就开口:“停一下。”

    孔殿承从善如流地闭上嘴,然而声音还在不大的办公室回荡。

    在其余人面面相觑中,孔殿承一脸坦荡,从衣领中掏出一支微型的mp3。

    不愧是他花了大价钱买的,这声音特别保真,撑了两句呢。

    其实真人的声音和播放器中的声音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在场的这些专业人士不会听不出来,只是一开始被孔殿承的表现迷惑住了。

    而且,看戏看戏,不只是光欣赏唱腔,表情扮相也是同样吸引人的。如果看戏的人被那张脸吸引,放在声音上的注意力难免就少了点。

    “你这是作弊。”黎风年皱着眉,关键是这作弊的手段也太低劣了,当他们耳朵都是瞎的吗?

    孔殿承一派淡然地解释:“我只是想当场展示一下,我可以给程祖音配像。”

    这还是程穆陷害原主给他的灵感。

    影视配音圈有一个词,叫“贴脸”,而在京剧圈,没有配音,却有音配像。

    很多大师的京剧作品只留下了音频,没有影像,在摄影技术发展后,就由本人或亲传弟子配像。

    现在孔殿承的表现,大概就是“脸贴音”吧。

    “我在想,既然是拍摄一部以程祖为主角,带着点儿传记性质的影片,那其中需要演员唱的部分,为什么不用程祖的原音呢?”

    不管是谁配音,肯定免不了和程祖本尊比较,说不定还会被嘲讽一通。

    如果是程祖本人的声音,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而且这还算是彩蛋,估计大多数戏迷都喜欢。

    自己用手机放出来的音效,和电影院的音效肯定没法比。

    而对孔殿承来说,这样一来,他唱不了戏就不算短板了。

    听到孔殿承的建议,黎风年就看向右边的人,笑着说:“还真有人和你想法一样。”

    他又问孔殿承:“不谈唱腔,你有什么优势?”

    考虑到刚才展示时间太短,又没有上妆,孔殿承就掏出平板,给他们看自己准备好的视频。

    其中包括他扮上相、踩跷、水袖……这都是他自己上阵,而非原主。

    同时,他还掰着指头数着:“第一,我身高一米八;第二,我名字里也有个‘承’字;第三,就是我长得不错,扮相也好看。”

    孔殿承说这三点理由,并不是随口乱诹的,而是有根据的。

    程祖身高一米八往上,他扮演青少年时期的程祖,至少身高是符合的;

    程砚秋先生本名中有一个“承”字,后来谐音取了“程”当艺名的姓,当然他这么说不是为了套近乎,而是表明自己了解过程祖的事迹;

    至于长相嘛,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程祖能有那样的名气,除了唱腔,扮相也肯定不俗。

    现在程先生只留下青年时期的照片,还是黑白的,那个时代化妆技术不成熟,摄影像素也低,即便这样,那些旧照片也能看出程祖的风姿。要是影像的话,肯定比照片好看。

    此外,就算这不是一部商业片,谁也不会嫌票房高。演员好看,应该会更吸引人走进电影院吧?这样也有利于京剧的宣传。

    孔殿承自夸起来,一点也不心虚,还坦荡荡地任人打量。

    有人像是逗小辈玩一样,笑着问:“你的长相何止是不错,简直有点太出挑了,这不是喧宾夺主吗?”

    孔殿承:“可是,康有为曾经称赞过程祖‘艳秋下装,明秀绝伦,尤胜于上装’啊。”

    “艳秋”是程先生从前的名字。

    “你了解得还不少啊。”问话的人笑着说,对孔殿承又多了点好感,现在的小孩能为一个不确定的角色了解其背后的经历,算是难得了。

    孔殿承看着几位前辈的表情,觉得自己的表现应该还不错,他有五六分把握。

    他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剩下的,就看他们是怎么选择了,是直接选他呢,还是绕个弯最终这个角色依旧给他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