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乾旦(20)(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孔殿承演的是一位京剧演员,自然少不了戏中戏。不过,第二个“戏”指的是登台唱戏。
这是电影里的一个小高光,也是孔殿承比较期待的一场戏。
他拍日常的戏份的时候,不仅不能化精致的妆,还必须把皮肤涂得暗黄一点,因为他演的角色是生活在一百年前的穷苦人间的孩子,不可能吃得白白嫩嫩。
但要登台演戏就不一样了,不只要化妆,还得化青衣的全套妆:粉墨、吊眉、贴片、头面……
孔殿承画完妆、穿上戏服,出来就引起一阵惊叹。
旦角儿的妆容本来就会把人扮得更美,而他素颜已经无可挑剔,现在就更让人移不开眼。
他今天的戏份是程菊侬正式参加营业演出,那时程先生十三岁,应该还没有一米八那么高。
成年后程先生的身高就是在现代青衣中也算是突出的,为了和别人搭戏的时候不显得突兀,程先生就会“存腿”。
孔殿承同样的身高,要演这个角色,自然也学了“存腿”,再结合拍摄角度,他显得矮一点扮作十三岁还是没问题的。
难点在于,既然是登台唱戏,那就要开嗓。
十三岁的程先生还没有“倒仓”,就更别提开创程派唱腔了,所以这时候程先生就是寻常的青衣唱腔。
那么,孔殿承就得这么演。
导演建议他真唱,还是用非程派的唱腔唱。
孔殿承:“……”
只要别让他开嗓,什么都好说!
关键是,要是程派的唱腔,他还能勉强应付过去。因为程派唱腔就是程祖“倒仓”后嗓音变化才新创的,他做不到程祖那种程度,还是能听的。
但别的派,他真的无能为力。
孔殿承据理力争:“我已经‘倒仓’,你听我这个声音,哪有十二三岁少年声音的清脆?而且,我自小学的就是程派,隔派如隔山……”
因为现场收音要求太高,更费钱,这部电影是事后配音的,就算他现场唱了,之后还是要配音。
不只是唱戏的戏份,其实他平常说话的台词也是要专业演员配音。
孔殿承在年纪上是少年,但他变声后已经没有了少年音,甚至可以直接去演霸道总裁。而且要从十三岁演到二十三岁,孔殿承坦然地承认自己做不到用声音展现出年龄的变化。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角色是由两个不同的人来演青少年和中年时期。如果用一个声音,要是贴合角色和演员的话,会更不容易让观众出戏。
孔殿承的合理建议(巧舌如簧),让导演接受了他的建议。
这段戏的主要内容是:
程菊侬崭露头角之后,其师父荣蝶仙就不顾他正在发育、需要休息,让他多登台赚钱。
因为劳累过度,他伤了嗓子,甚至在开始“倒仓”,荣蝶仙为了每月六百的包银,打算让他南下去别的戏园唱戏。
孔殿承就提出,登台唱戏的戏份其实不用拍得那么细,更不用真演真唱,只需要拍出几个在不同场景下、不同唱段的扮相,表现出不同的场次和时间的变化,到时候剪辑在一起,配一两句唱词当背景音即可。
“毕竟这电影讲的是程砚秋先生,又主要是由程派弟子筹拍的,吸引的观众也是程派的戏迷,所以电影的看点和高光,应该是程先生开创程派唱腔以及以后的演出。”
“这段戏份要是太重的话,是不是有点主次不分、喧宾夺主了?”
“而且,比起唱一段戏,有些观众可能会更愿意看到我换不同的装扮。”
导演已经被说服了,可还是犹豫地问:“这样的话,你要换好几次装,拍得辛苦,但剪出来的戏份反而变少了。”
孔殿承义正词严:“我不怕苦,戏份少也无所谓,只要成片效果好就行。”
他愿意,导演自然求之不得。
于是,这段戏就按照孔殿承的建议拍。
浙慈会馆,丹桂园两个戏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