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变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春闱到来时,也是赵士程喜欢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各省的新韭菜源源不断云集京城,供他挑挑捡捡。

 不必担心挑到的人不合他的心意??他们会主动迎合他的心意,他喜欢数术,这些士子便会铆足了劲地去进修数术;他有新学,这些士子便会苦心专研他的执政理念;他重视商业,这些士子便会对商业有着独道的见解。

 而面前的张九成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一开始时因为太过震惊表现得有些语无伦次,但却很快地调整过来,在他面前侃侃而谈,讲起了他觉得应该如何规范大宋如今那遍地的工坊,如何从他们心手收取税赋……

 赵士程听得很满意,他表扬了这位士子,见天色差不多了,便带人回宫。

 只有张九成在他走后怔在原地,回想自己的表现,为开头的失误懊恼不已。

 ……

 三月的大宋,国内国外完全是两个世界,正如赵士程所料,金国在开年以后,立刻便从草原上收拢了大批良马,补充各部,猛安谋克,意图快速夺回大定府。

 他们自然也可以从上京道,走另外一条路去迎回西枢密院的娄室部,但这次做就等于完全放弃了大辽的西京道,这会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惨败,所以,他们必须夺回大定府,如此才能维持他这十余年来的胜利成果。

 而大宋自然也做好了各种应对,粮草、火器、兵源,都已经准备完毕,就等与金国再打一次防卫战。

 赵士程的计划,就是用长年的小规模战争消耗金国国力,等到差不多了,再一波推过去,如今与金军磨炼战斗出来的士卒,将会是宋国最宝贵财富。

 放下心中的奏书,赵士程轻咳了两声,最近染了些风寒,有些影响进度的了。

 再思考一下,还有什么事情没有顾及到……

 他审视着自己治理下的各种的数据,粮食丰收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户口增长也十分显著,以船舶、钢铁、玻璃、药品、油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正是这些新增的财富,才能让他在打仗的同时,还能维持一个较为健康的国家财政。

 对了,还有要解决的一件事情,就是“贼配军”。

 大宋因为压制军人,使得军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十分低下,所以愿意从军的良家子少之又少,于是便将罪犯从军,有时天灾形成流民,也会把流民中的青壮收入军中。

 这两种便是大宋军队的最大的来源,除此之外,还有类似梁山泊、方腊之类的招安军队,先前方腊之乱,其手下的两位大将反叛,直接就带来将近十万的匪军,哪怕后来精简清理出了大量老弱病残,还是剩下了近两万人。

 赵士程准备改正这种局面,罪犯还是去服劳役的好,招安这种事情以后更是不能有??“欲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话,在大宋已经不是一句调侃,而是真正的可以确实可行的道路了。

 甚至会有大户和当地官府勾结,形成产业一条龙,官府得到了剿灭招安功绩,对面得到了官职。

 “所以,趁着机会,给军户一个脱籍的机会。”赵士程对宗泽道,“不脱籍的,便编入西军,与金国征战,脱籍的,便自寻出路。”

 “可,这一时半会,他们怕是难以寻到出路啊。”宗泽对此有不同意见,“大宋军户中,禁军、厢军数量庞大,哪怕裁撤了河北路禁军,这天下还剩六十余万。其背后尚且有家中老小,皆依赖军饷生存,新军待遇丰厚,已经让他们颇有怨言,若还裁撤,怕是军心不稳啊!”

 赵士程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不能一蹴而就,首先裁撤五十岁以上军户,给一笔安家费,打发了,再是从青壮中的调兵,补充西军,最后才是去给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自主脱离军籍……”

 宗泽觉得这也是个思路,表示回头会让讲义司的人拿出一个章程来。

 两人又聊起了春闱的事情,主考官人选已经定下,考试的题目也已经出来,不过官家这些年出的题目千奇百怪,可是给士子们提高了不少难度。

 赵士程对此不以为然,在他手下当官,自然要照着他的行事手段来,这些大宋最聪明的人,虽然学的都是孔孟之道,但思想其实没有完全僵化??或者说,他们必须有自己的思考,读死书的人是没资格走到春闱的。

 他们能很顺畅地从一个思想转变到另外一个思想,只要不是明着让他们背叛师门,他们能变成他需要的任何形状。

 就比如蔡京这样的人,在明君手下,他就能是能臣,在昏君手里,就能把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