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零章 再聚首(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时当年底,十二月的京都已经是寒气袭人。但今年的京都与往年有些不同,虽然气候寒冷,但京都城却是一片热闹。
人们都知道,天子的登基大典即将举行。
这些天从各处抵京的官员多如牛毛,而且还有周边诸国使团。
渤海使团两个月前就已经抵达,而且送来了郡主结成姻亲之国。
这两个月渤海使团一直待在京都,永藏王也在朝廷的安排下,游览了京都各处名胜,只等着参加大唐天子的登基仪式之后再率队回国。
登基大典定在了十二月十二日,这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日子,万事大吉。
锡勒三部的汗王也是先后带队来到了京都。
锡勒诸部其实一直与大唐的关系都不错,三大部族的汗王来京朝贺,倒也不至于让人太感意外。
但杜尔扈铁瀚派出使团前来,倒着实让大唐的官民都是惊诧。
二十年多年前,夏侯登基,天下大乱,图荪诸部集结十万大军南下,虽然最终被太史弘率军打回草原,但自那以后,北方图荪诸部便再无一个部族前来京都朝拜,京都的官民已经二十年不曾见到身披皮毛的草原使团前来觐见。
而且许多人也都知道,这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可是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
二十年前,漠南草原还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部族,在南下失利之后,继续互相杀伐争斗。
但多年以前,漠南诸部几乎都已经臣服在杜尔扈部的铁蹄之
下,这也导致大唐北方边境的压力陡增。
人们都知道,铁瀚已经成为了大唐的心腹之患,那头恶狼虎视眈眈,一直都在等待时机再次南下。
所以铁瀚派出使团前来,着实让大唐的官民都是惊讶。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振奋。
对大部分人来说,渴求的是天下太平,如果草原诸部能与大唐和睦相处,免于刀兵,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新朝新气象。
新君登基,如能震慑漠南诸部,那实在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虽说诸多使团前来大唐朝贺,但这次登基仪式还是有些遗憾。
许多老人想到了当年德宗皇帝登基时候的盛景。
那时候不但有图荪诸部、锡勒诸部、渤海国的使者们前来朝贺,而且也有诸多西域诸国的使团进京朝贺,可谓是万邦来朝,盛况空前。
但那样的盛景已经几十年不曾见到。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并非是西域诸国不愿意朝贺大唐,毕竟西域诸国与大唐的贸易会给他们带去丰厚的回报,西域诸国那都是争抢着要和大唐保持友好的关系。
导致大唐与西域诸国的联系中断,无非是横亘于其中的兀陀汗国,最重要的是西陵落入了叛军之手,嘉峪关被封锁,彻底阻隔了双边来往。
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唐天子肯定会收复西陵,重新打通那条道路。
万邦来朝的盛景,也许多年后还能再次出现。
除了周边诸国,大唐各州也都是派人来朝。
乾坤
已定,正统复位,各州郡官员无论心中是否真的臣服,都只能向天子朝贺。
北方四镇同样也派了人前来。
京都之战后,太史存勖的柔玄边军自然不可能常驻京都,休整一段时间后,便返回柔玄镇继续戍边。
武川镇却因为苏伦的原因,对新君宣誓效忠。
兵部尚书出自武川镇,那是纯正的武川老兵。
秦逍拿下京都后,并没有因为澹台悬夜的缘故对武川镇一系将官进行清洗,甚至不少武川镇将官依然得到重用,其中苏伦就是代表,依然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当差。
武川镇虽然对太史家心存怨恨,但对新君却并无仇怨。
新君对武川镇宽厚,而且以苏伦为首的武川系将官得到重用,这就让武川镇在朝中有了靠山,自然是感念新君之恩。
礼部主持的登基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选定的时辰未到,进京道贺的使者们都是在裕堂殿休息等候。
秦逍此刻却是在思政殿准备。
思政殿的一间屋内,一身龙袍的秦逍此刻却正在接见一名使者。
使者来自南疆。
秦逍入京之后,包括南方军团的裴孝恭和川中夏侯元术俱都来京臣服,而秦逍一直等待的南疆慕容氏却始终没有动静。
直到登基仪式在即,南疆使者才提前两天抵京,姗姗来迟。
今日登基仪式,秦逍却是单独召见南疆使者,屋内除了秦逍和南疆使者,便只有兵部尚书。
南疆二州,分别是柳州和交州
,两州之下设十四郡,今次前来的使臣,却是柳州刺史段博。
段博跪地匍匐,战战兢兢。
秦逍气定神闲,端着茶杯,兵部尚书苏伦却是向段博斥责道:“圣上登基仪式,礼部派了人去南疆苍梧的镇南王府,告知镇南王必须亲自入京参加仪式,如今却只是派了一位刺史前来,镇南王到底意欲何为?”
“回禀圣上,镇南王年事已高,不久前患有重疾,无法起床,确实来不了京都。”段博声音发软:“王爷让臣奏禀圣上,只要身体恢复,立刻进京觐见。”
秦逍抿了一口茶,这才放下茶杯,道:“今日仪式,你就不要参加了。收拾一下,今日就回南疆,给慕容长都带几句话。此前他割据为王,朕就当他是心向李唐,坚持抵抗国贼夏侯,有功无罪。他若能尽快进京,朕非但不罚,反而有赏。”目光变的锐利起来,淡淡道:“可如果他真想割据自立,要与朕一较高下,那朕也很愿意试试你们的镇南王到底有多高的手段。”
段博骇然道:“臣相信镇南王绝无背弃李唐之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