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房子,她很计较,她连床都没有,藏个私房银得藏到鸡圈鸡窝下,不计较不行。刘老头顿了顿道:“家里现在住的房子还是我和你娘成婚时盖得,后来你们兄弟两成婚才加盖了耳房,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确实不够。”
“我和你娘的意思是,你们哥俩商量着,谁出去外面,重新盖一桩院子,从公中补贴三两银子!”
说完这话,他期盼这兄弟两一人站出来。
别看清水沟村偏僻,但人多。
同刘家一样大的宅地基要三两银子,而且都在村子周边,村子里边根本没有空余的宅基地。
谁愿意从市中心搬到市郊啊。
王氏眼睛骨碌碌转,劝苏氏道:“弟妹,村头你们地旁有一块宅基地空着,才一两银子,剩下的二两银子足够起两间屋子,要不你们搬过去,以后种地也方便!”她打算把刘有山他们住的屋子改成书房给宝柱,儿子抱怨了好多次,里间光线暗,看书费眼睛。
刘青青没去过,但不傻,笑嘻嘻还嘴:“这么好,不如你们去!”
王氏不乐意了:“这丫头,大人商量事情呢,你一个小丫头插什么嘴,一边去!”
刘有山拉过青青,指了指旁边的郭守云:“青青以后招婿,她说的话能代表我们二房!”
他沉吟了一会:“我们出去也可以,不过,银子不够,至少得五两。买地基一两,起房子二两,家里都是妇人小孩,我腿又瘸着,必须要起院墙,需要二两。若你们大房出了这二两银,我便搬出去,不然,我们还是挤在一起,村子里热闹,出门唠嗑方便。”
王氏不乐意,一间耳房换二两银,他怎么不去抢。
最多五百钱。
刘青青呵呵一笑:“那算了,我们不盖房。大家伙挤在一起也行。还省了阿爷阿奶的三两银。阿爹伤了腿,以后日日在家,我和姐挤在一起睡不方便,我们姐妹搬到东里间去,和巧儿姐作伴!”
刘巧儿事不关己看热闹,一不小心火烧到自己身上,她才不要她们搬过来,原本有段日子刘慧兰和她一起住,偏偏刘慧兰起得早,睡得晚,拖累得她也睡不好。而且她悄悄做荷包攒私房的事就会被发现。
她恶狠狠瞪一眼刘青青,扭头对王氏:“娘!”
刘巧儿长得好,还会绣荷包赚钱,她指着这个女儿嫁到城里,带着她享福。王氏嗯了一声,肉疼的加钱:“我们只有一两银!”
刘有山不愿意:“那算了!”
闷声不坑的刘有田最后做主:“行,我去孩他外婆家,再借一两银来!”
王氏不愿意,阴沉着脸扭他。
刘有田拉着她的手,挤挤眼:“强子娘,强子大了,不好再跟我们一个屋!把他搬到里间去。”王氏转念一想,明白了他的意思,上次两口子夜里腻歪,孩子突然翻起来撒尿,丈夫当时就吓得趴下!
为了将来的幸福,她勉强点头,算是同意。
行吧,最大的两项分完,剩下的简单,家里的家具,因是各自成亲时做的,各屋归各房。后院猪圈里一头老母猪归大房,两只小猪归二房,一只公鸡六只母鸡归二老。粮食还剩一袋,按照人头,平均分,大家伙都没意见。
分完家产,剩下现银。
全家人紧紧盯着宋老太抱出来的木头盒子,上面一把铮亮的铜锁,随着宋老太啪拉打开锁,所有人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宋老太冷笑一声,划拉倒个底朝天。
里头的东西全都落在桌子上,只有七两碎银,一堆铜钱,约摸有□□百钱。
王氏:“娘,不能吧,这些年风调雨顺,收回来那么多粮食,每年都要卖一些,换的银子呢?”
刘有山:“打猎卖的钱呢?”
宋老太木着脸一笔一笔背诵:“每年人头税,女一百钱,男两百钱,你们算算我们全家一年要多少?”
“私塾读书,镇上束脩每年一两银,村子里一年二百钱”
“宝柱买笔墨,每年一两银”
“宝柱住镇上私塾,住宿伙食费,每年二两银”
“每年人情来往,一两银”
“过节添置被褥布料等,每年一两银”
“每年糖烟酒水茶,一两银”
……
刘青青讥讽的看着王氏:“原来,堂哥花的钱最多啊!”
念书花这么多钱?王氏突然有点后悔,但强撑着:“他花钱多,以后对家里回报也大!”
“不用以后,现在我爹腿受伤,治病还有十两外债,商量商量怎么还吧?”